成都要站稳国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承担好历史使命,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近日召开的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对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作出部署。会上形成共识: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经济地理的重要遵循。
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手,成都着力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夯实产业支撑。记者从《成都产业发展白皮书》中获悉,全市将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按照园区城市总体规划、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园区设计规划导则、产业引导政务政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五位一体”管理体制,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加快建设产业活力强劲、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雷迪波尔展厅
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周灵:
投资区域选择更精准 区域产业发展更高效
“在产业发展白皮书中,‘成都市重点产业园导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明确成都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指导有意愿来成都的投资企业如何更好地选择投资方向及区域位置。”成都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周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成都不同区域发展取向以及不同园区总体规划以白皮书的形式呈现出来后,无论是对于招商引资或是对于投资者,都可以按照招商目录和设计规划等进行双向选择,大大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的效率,降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进驻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