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县城的沟渠失去了以往的清澈?昨日,记者在新津县采访时,新津县水务局副局长代雷告诉记者,那是因为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区居住人口迅速扩张,但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并未跟上。长期以来,污水同雨水混排,把县城内的沟渠变成一条条黑臭沟渠。
为了整治新津县城区的林碾沟、葛碾沟、电厂沟等黑臭沟渠,该县正在拉网排查污染源,通过梳理县城的地下管网,把藏于地下的上百、乃至数百个隐蔽的排污口全部找出来,将污水接入它本该去的地方——市政污水收集管网,“今年内要全面完成城区的截污工程,只有把污染源一一找出来,才能从根上截污治污。”
工人正在寻找地下排污口
污水排入暗渠 找到排污口不容易
为什么污染源难找?上午10点,记者跟随代雷来到武阳中路某火锅店门口的施工点位。新津县水投公司管网维护部部长秦斌正带领工人在这里寻找地下排污口。此时并非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工人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打湿。
记者看到,此处地面已被挖开,露出地下管网和一条正在流水的小沟。秦斌指着这条小沟说:“地下有很多这样的暗渠,它们过去是街边的排水沟,本来是用来排雨水的,但随着城市发展、街道变迁,排水沟被埋入地下成为暗渠,成了雨污混流的通道。”秦斌说,找“明排”的排污口容易,但找这种排放到暗渠中的排污口就难了。
正因为难以找到排污口,黑臭沟渠才非常难治理。代雷告诉记者,新津县确定了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城区截污工程的目标,这意味着今年内要把县城内所有隐蔽的排污口找出来。“任务非常艰巨,到目前为止,我们找到了林碾沟沿线80%的隐蔽排污口,并将其接入污水末端收集管网。”代雷说,葛碾沟、电厂沟沿线也在同时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