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治水需重拳 都来加把力
2017-08-03 18:50:49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本报评论员 何晓蓉

“跟着河长去巡河”。就在上周,成都百位市民跟着基层河长巡河,亲身体验从治水“共享者”到治水“参与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转变,并不由感叹:要实现河水常清的“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光有河长还不够,生活在这城市的你和我,都应出把力,都能加把劲。

岷江、沱江两大水系穿境而过,境内岷江流域、沱江流域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70.4%、29.6%,这是成都的基本水情;河网密度高达1.22公里/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平均密度的2.4倍,这是成都治水的巨大工作量。“2017年,成都中心城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5年,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水生态体系基本建成,全市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目前,成都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已基本配置到位,合计10932人。他们需要合力完成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防洪能力提升、水网体系建设、行政执法监管六大重点任务。要兑现承诺,河长责任在肩,任务艰巨。

然而,治理水污染,并非只是河长的责任。生活、工作在成都,我们人人都是排污者,人人又都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受益者。治水为了人民,治水成果让人民共享,政府是治水的主导力量,治水也要依靠人民的力量。

河流污染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水岸常绿、江河常清,不仅要依靠完善水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还要让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充分汲取人民的智慧养料,让制度的施行更接地气而变得更加顺畅。了解治水之难方能多一些理解、添一份助力,参与治水之艰更能增一份警惕、多一份监督。要让河长制“制尽其效”,就必须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调动其投身参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将公众力量融入河长制之中,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使公众真正成为河流污染治理的生力军。

治水需重拳,如果你我都来加把力,多一份主人翁意识和惜水护水的责任心行动力,这一拳打出去才会更有力道!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何晓蓉
点击阅读更多【治水】新闻
成都各级各部门真抓实干重拳治水让“黑臭死水”变身“源头活水”
成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建畜禽养殖场 违者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
市民反映:邛崃牟礼镇永丰村污水沟渠无人管理,臭水沟长期无人问津
市民反映:邛崃牟礼镇永丰村污水沟渠无人管理,臭水沟长期无人问津
治水需重拳 都来加把力
青羊区加速推进摸底河示范段建设重现“鱼翔浅底,白鹭翻飞”美景
青羊区加速推进摸底河示范段建设重现“鱼翔浅底,白鹭翻飞”美景
青羊区用手机APP治水防汛 24小时在线监控管理
成都市管河道管理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
成都市管河道管理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
罗强在推进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现场办公时强调:以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共建共治共享美好水生态环境
[下篇文章] 蒲江县与名山河长联动 共同守护长滩湖水源
[上篇文章]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黄道秀在病房里结识 医患成了忘年交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