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53段黑臭水体全部达标 天府绿道首期工程本月开工
2017-08-08 11:49:32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重拳治水,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强力实施重污染流域综合整治、城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良好水体保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病害整治、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等工程,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2015年,按照相关要求,成都市水务局、市环保局会同11个区县政府,对城市建成区(绕城高速以内)的地表水体进行了排查和水质检测,共排查出53段黑臭水体。其中,轻度黑臭25段,重度黑臭28段,总长度约144.6公里。

今年6月,“成都治水十条”出台。作为成都治水政策的加强升级版,其中提出的“重量级”举措,强化了生产、生活、生态“三水”共治,致力解决十类问题,并注重全民参与。备受关注的黑臭水体治理是“成都治水十条”的重点内容。按照计划,2017年要完成城市建成区53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2018年,完成郊区(市)县120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任务;2019年,完成郊区(市)县剩余123段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任务;到2022年,全市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经过两年多的治理,8月5日,随着武侯区三吏堰、鸡公堰和二道河3段河道水质全面达标,成都市城市建成区内的53段黑臭水体,水质已经全部达到治理标准。

不仅如此,根据“成都治水十条”,成都全市还要加快完成蓝线规划,拆除河道两岸违法建筑,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到2019年,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宜居水岸”工程。

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让碧水清流常伴市民身边,成都一直全力以赴。除了建立健全中心城区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加大生活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力度等有效措施,成都还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河渠水环境治理与管护,共建共享治理成果。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   作者 殷航
点击阅读更多【环保】新闻
全国首部“公园植物垃圾重生指南”在广州市越秀公园发布
全国首部“公园植物垃圾重生指南”在广州市越秀公园发布
全“绿”以赴,福华化学开展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
全“绿”以赴,福华化学开展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
川渝建立我国首个新污染物治理省际联防联控机制
中国已全面淘汰23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主要行业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探访全国“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杭州春晖小学: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探访全国“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杭州春晖小学: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呼和浩特大叔高伟8年捡万斤垃圾:愿做大山里的“清道夫”
呼和浩特大叔高伟8年捡万斤垃圾:愿做大山里的“清道夫”
第九届中法环境月主题展览《畅游珊瑚礁的世界》和《水,科学的核心》在天津举办
第九届中法环境月主题展览《畅游珊瑚礁的世界》和《水,科学的核心》在天津举办
广州13组亲子家庭走进东涌污水处理厂 了解污水变清波过程
广州13组亲子家庭走进东涌污水处理厂 了解污水变清波过程
[下篇文章] 15岁娃关着门谎称刷题 结果在看APP黄段子家长忧心
[上篇文章] 海南航空官网开售成都直飞纽约航线机票10月26日开航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