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曹纪祖:成都文博文物的诗歌地图
2017-08-20 21:41:53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曹纪祖(锦江区)  

《草堂物语》是一部关于杜甫的诗集,也是一部关于成都的诗集。作者彭志强以草堂为出发点,以行游万里,寻访杜甫的踪迹为经,以《草堂物语》《金沙物语》《武侯物语》成都文博诗歌地理三部曲为纬,一点两线,纵横交织,形成了成都文博文物的诗歌地图。他抓住了成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坐标,由此展开笔墨,彰显了成都历史文化的深厚,形成了自己独具的诗意特征。

单就《草堂物语》而言,彭志强让我们做了一次千年的回访,与杜甫来一次古今相遇。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在杜诗与我们之间,进行一次诗意的沟通。

成都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武侯祠、青羊宫……等,无不是成都历史文化的标识。但杜甫草堂才是诗歌回家的地方,诗人“朝圣”的地方。彭志强对草堂的考察细致入微,因之,他于“草堂行吟”“画里寻诗”“草堂观物”“草堂寻花”,把杜甫的生平,杜诗的内容,通过草堂的物象,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结合起来。真所谓“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比如在《春风扫》一诗中,诗人在草堂花径观花时,也许联想到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诗句。诗思由此生发:“春风正在草堂花径,清扫竹子/枯黄的恶名”。而“麻雀衔着我的新词,在枝头雀跃”“给春风让路/雪,隐藏于草丛,或深埋于树根/它们给新鲜的花让路/也给人,行走在异乡的新鲜,让路”。这当然不是对杜诗的翻写,而是诗人自己的情怀。行走在异乡的新鲜,是不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呢?可看彭志强在《春风挥手吹掉忧伤》一诗中的诗句:“人群之中,我找不到通向故乡那道门/如果跨过柴门,就能和他沟通一下/词语的尽头是穷山还是恶水/我愿意把诗歌丢进浣花溪里”“进了柴门,我并不想一辈子都在异乡/生产辽阔的落寞。时间安排我来写柴门,一定要带上/绣在袖口两边的春风,挥手吹掉忧伤”。在这里,乡情隐现。这是漂泊的灵魂,异乡的诗客,又是情怀满满的青年。杜甫“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而彭志强却是要踏着春风走向新鲜的。古今交流的诗意,以一种向新向美的意味呈献。

在诗歌语言方式上,彭志强的表达不是传统的,古今交汇,物我一体,思维活跃,语汇新鲜。比如《雕刻家:风》的诗句:

泥土里那么肥沃的唐朝,一阵

四处奔波的风就把他吹瘦了

诗圣。手执诗句指点江山的人

不必驾驭战马,捏紧心中缰绳

风中的文字就是奔腾的马

青铜下锅,煮烂,化水。有人比照

他诗句中的身影,重塑他的瘦

这深入韵脚的瘦,是无法模仿的

比如五言,比如七言。我能模仿的

只是他踏着水浪看见雪山那种眼神

杜甫的形象,杜诗的形象,已是一种水乳交融的诗意的鲜活,而作者也身处其中,自我融入。彭志强以成都文博文物的诗歌地图记载和彰显成都历史文化的深厚,这在诗学意义上是独特的,在诗意成都、文化成都的建设中,更是宝贵的,稀缺的。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曹纪祖
点击阅读更多【诗歌】新闻
覃乙峰:北林绿道(组诗)
龚学敏新诗集《纸葵》出版发行 与古蜀文明“时空对话”
成都大手笔打造杜甫“千诗碑”传千年文脉承唐宋风雅展天府文化风采
成都大手笔打造杜甫“千诗碑”传千年文脉承唐宋风雅展天府文化风采
曹纪祖:成都文博文物的诗歌地图
遂宁射洪 万人吟诵抒豪情 诗意遂州唱新声
《与诗相约》出版首次集结《星星》历届年度诗歌奖获奖作者代表作品
张清伟:在春天想起故乡
“光芒”大姐专门为本报读者写《春天》:把日子过得像春天一样美
“光芒”大姐专门为本报读者写《春天》:把日子过得像春天一样美
[下篇文章] 《和平鸽》之声响起 中外童声合唱团天籁绕成都
[上篇文章] 听海归就业创业代表聊他们的成都故事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