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浪潮下,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成生产力,实现从科学研究到开发再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再出新招。昨日,成都高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成都高新区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共26条。
设立3亿元协同创新基金、给予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最高2亿元支持……成都高新区此次出台的《政策》致力于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一步激发区域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增强区域创新驱动力,推动成都高新区建设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记者了解到,为激发创新创业内生原动力,《政策》提出,将引入社会资本,设立总规模不低于3亿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高校院所人员在成都高新区创立的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投资,鼓励企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