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外籍人士2017中秋联谊会举行点赞“家在成都”工程
2017-09-28 23:07:4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尼日利亚人张龙是三兄妹的父亲,他告诉记者,自己2004年来到成都,现在在做生意,“之前也去过中国其他省份,但是我很喜欢成都,以及这里的环境。”于是,他决定留下来。“中秋节那天我会带着月饼回国,我的亲朋好友都很喜欢中国的月饼。”

张瑞来自加纳,现在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张瑞并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他的中文十分流利。在2007年,他获得了中国为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去年,张瑞来到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虽然在成都才一年,但张瑞已经养出了“成都胃”。他笑说,“在成都吃火锅,不怕辣,怕不辣!”

拥有许多本地朋友的张瑞,即使一个人在成都过中秋节也并不觉得孤单。谈及下一步的计划,张瑞表示,毕业后,可能选择留在成都发展。

“家在成都”工程启动一年来

帮助“蓉漂”更好地融入成都生活

去年,一项为在蓉外国友人量身定制的民生工程——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在蓉全面铺开。“家在成都”工程从政府公共信息发布、涉外公共服务保障、涉外公共服务提升三大板块17个具体方面改进和提升涉外公共服务水平,开通“家在成都”工程网站、微信、手机应用APP为外国友人提供信息服务,举办诗歌朗诵、赏灯采茶等丰富多彩的涉外文化活动,举办教学、就医、创业等主题体验活动,向外籍人士展示成都城市特色和文化风貌,帮助外籍人士更好地融入成都生活。

那么,一年多过去了,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给外国朋友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呢?今年2月,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官方网站正式启动。“互联网站是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承担着权威发布涉外公共信息的重要任务。”据市外事侨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网站从信息发布、生活、商务、体验等方面,全方位为在蓉外籍人士提供城市新闻和实用资讯,同时为外籍人士提供网上办事咨询和生活服务问答等便利。

在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带动下,成都对外开放水平又有哪些提升?据了解,去年成都启动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以来,成都国际化社区环境不断优化,城市涉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外籍人士来蓉创新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必将有力地服务产业发展。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宋妍妍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外事】新闻
外国驻蓉领事官员感受“安逸巴适”四川文化书写“友谊长存”
外国驻蓉领事官员感受“安逸巴适”四川文化书写“友谊长存”
2018泰国·成都合作周落下帷幕 曼谷刮起“成都风”
2018泰国·成都合作周落下帷幕 曼谷刮起“成都风”
2018泰国·成都合作周:曼谷掀起“成都热”寻找东南亚市场新机遇
德国总统“打卡”成都人民公园 喝盖碗茶体验地道成都文化
中澳官员学者成都热议“全球互通”四川与澳大利亚经贸往来日益频繁
荷兰驻华大使高文博:成都已成为中国对欧交流门户城市
荷兰驻华大使高文博:成都已成为中国对欧交流门户城市
德国巴伐利亚州驻四川办事处在成都揭牌
BOP咨询公司中国区总裁康岚:用6个月为成都编写研究报告
[下篇文章] 成都地铁7岁啦 7号线全面开展空载试运行
[上篇文章] 《南风窗》推出大型专题,重磅解读成都“千年之变”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