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记者调查:“家长作业”太多太难 小学生妈妈有点烦
2017-10-10 20:36:28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晚上10点多,从楼上传来一个女人的咆哮声:“什么关系?什么关系?说!到底什么关系?我那颗八卦的心疯狂地跳跃起来,趴到窗台上支起耳朵认真地听着下文。女人继续气愤地喊道:‘互为反数啊……’我默默地关上了窗户。”

最近这个关于小学生妈妈的段子在朋友圈广泛流传,同时走红的还有一份教育孩子读书的“专业建议”,其中包括《莫生气》《论持久战》《强迫症的自我恢复》……最后一阶段则推荐了一本《活着》。

那么问题来了,成都小学生妈妈们的“教育负担”到底有多重?让我们来看看天府早报记者近期的调查。

每天神经紧绷

各种APP作业需监控完成

有时陪到晚上11点

“我觉得自己真的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在成都某医院担任眼科医生的伍女士,说到11岁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大儿子多多时,满是愧疚。

伍女士家住武侯区,老公就职于一家医药公司,“这几年在娃娃的学习上,我也没少用劲儿,但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

伍女士介绍说,多多这学期被选进了田径队,上学时间从原来的8:30改到了7:50,“我们每天7:20就要保证孩子能上桌吃饭,然后去学校。”还好家离学校不远,多多可以自己走路去学校。

“五年级开始孩子作业就特别多,除了书面的语文、数学作业,还有一些作业需要在APP上面完成,英语和数学都有APP作业,学校还有个安全平台的作业也需要用手机完成。”伍女士告诉记者,孩子高年级了,自己也特别紧张,“这些APP的作业都只能等到我回家,用我的手机来做。”伍女士透露,学校还给家长们发了个家校联系本,“每一项作业都需要家长签字,如果哪项作业完成得不好或是没有签字,就会被老师电话追问。”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天府早报  |   作者 冯浕
点击阅读更多【家庭教育】新闻
天津举行首届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线上启动仪式
媒体聚焦: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家长需要担心吗?
家长如何摆脱“身高焦虑”:易陷入增高骗局或药物滥用误区 引导孩子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
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营养:创造积极的情感,示范给你的孩子
成华区推“4C家长制度”:完善家校社三方协同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成华区推“4C家长制度”:完善家校社三方协同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媒体评论:干预孩子不良行为不是私事 家庭教育亟须专业指导
媒体评论:让孩子懂事,并不只立规矩那么简单
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追踪:当事人父亲落泪盼儿心灵健康
[下篇文章] 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成立半年入驻企业超万家
[上篇文章] 10月成都首场土拍成交价未过万 位于新都区大丰街道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