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完成“三级跳”后再发力
2017-10-11 08:39:2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借助国家实施成渝城市群战略之力,成都拿到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入场券”,但成都市的管理者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与中西部相关城市相比,成都虽然具有市场腹地广阔、文化底蕴深厚、科教资源聚集的相对优势,但无论是城市功能还是经济实力,成都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还有差距。

为此,成都加速建设“五中心一枢纽”,提出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5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5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此外,在高新技术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开放型经济以及现代物流业等方面,成都对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确立了相应的努力方面。

优化城市空间

与许多特大城市一样,拥有2030万人的成都也存在一系列“城市病”,如中心城区、近郊、远郊三个“圈层”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二三圈层国土开发强度分别为84.8%、35.1%、13.8%,一圈层核心区人口密度甚至达到1.4万人,三圈层仍处于人口净流出阶段;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早晚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拥堵严重……据测算,到2030年,成都人口规模将突破2200万人的承载极限。

唯有改革,才能破解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成都市决定,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从优化城市空间开局起步。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瑛介绍说,成都市将打破过去圈层式发展格局,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将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推进成都进入“双城”时代。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经济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发展】新闻
义乌推出发红包等十大举措留人过年 率先稳岗留工促经济
六盘水打造“中国凉都”和“南国冰雪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莅临圣善纺织调研指导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莅临圣善纺织调研指导
聚焦绿色、低碳、特色产业 川陕革命老区打造地域特色“亮丽名片”
四川强调“两头抓”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海内外华文媒体“魅力天府”南充行:零距离感受发展活力
2020海内外华文媒体“魅力天府”南充行:零距离感受发展活力
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南充 点赞西充产业高质量发展
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南充 点赞西充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并不遥远 写在洁白的现代藏乡
[下篇文章] 成都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生态大布局
[上篇文章] 成都大学《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与成都新闻实践》系列讲座开讲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