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青羊区每周一节国学课在书写和吟诵中涵养“中国气质”
2017-10-14 15:13:42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在文翁实验小学,学校创编了《诗意成都》课程,通过搜集关于成都的古诗,选择其中适合学生的部分,为孩子们树立民族自信,建构中国人特色的历史记忆;胜西小学则创编《传统的精彩 成都的味道》校本教材,关注宽窄巷子、成都老房子、民俗游戏、皮影、茶馆、糖画、地方小吃等地域文化传承……

“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国学素养,促进学校国学特色发展,塑造青羊教育国学特色名片。”成都市国学教研员罗晓辉表示,该区的国学课程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设置,将国学的精髓融入学校教育,让师生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将传统文化内化为精神底色。同时,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教育模式,也让整个区域呈现出浓郁的国学氛围,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在书写和吟诵中涵养“中国气质”。

开展多种国学主题活动

让孩子在体验中浸润传统文化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青羊还大胆开设跨学科国学融合课,利用民俗文化、地方文化、民族体育、传统节日和24节气等文化平台,将国学教育与语文、音乐、美术、思品等课程进行整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学和实践活动。如彩虹小学以《弟子规》为基础,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将国学积淀外化于行;光华小学实施川西民俗体育特色项目,自制《民俗体育明信片》,推广地方文化等。

多种多样的国学主题活动更是让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在实验小学青华分校,学校每年都会在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师生同台节目表演、办小报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节日的来历、习俗,积累相关的诗文;在草堂小学,师生们已坚持了10余年传统人日诵读活动:孩子们身着唐装,手捧诗卷,肃立在杜甫像前,在绵绵春雨中用清亮的童音,齐诵一千多年前高适与杜甫“人日”唱和的诗作……

青羊区还依托省图书馆、省博物馆、杜甫草堂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行走中的国学体验课程, 让孩子在体验中浸润传统文化;依托区青少年宫建设国学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国学教育相关的活动、论坛、讲座、鉴赏等,提升师生国学素养;实验小学、泡桐树小学、金沙小学等开展“小小讲解员”实践活动,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今年10岁的孟千寻就是“小小讲解员” 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小明星,去年底,他成功入选“百人团”,在央视和董卿一起录制《中国诗词大会》节目, 给全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该区鼓励各个学校积极开设国学课程,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要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将优秀的天府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自强 白洋
点击阅读更多【国学】新闻
西南地区四城市“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成都地区决赛登陆青白江
西南地区四城市“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成都地区决赛登陆青白江
青羊区每周一节国学课在书写和吟诵中涵养“中国气质”
青羊区每周一节国学课在书写和吟诵中涵养“中国气质”
郫县成立离退休干部国学文化服务队 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郫县成立离退休干部国学文化服务队 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民族文化
400余名选手参加2016武侯区“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选拔赛
成都市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纲要 来看看各年级国学经典课程表
成都教育局下发《成都市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实施纲要》 中小学每周诵读国学经典不少于1小时
成都市教育局:学生每周至少学一小时国学经典
成都2014国学盛典晚会 国学的盛宴孩子们的文化狂欢
[下篇文章] 19日起成都二环高架杉板桥路匝道进城车辆单行
[上篇文章] 2017第七届中国马术节11月在温江金马国际马术体育公园举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