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释放新动能 多点开花新格局 成都新经济乘势而上
2017-10-23 11:48:0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摘自十九大报告

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铁列车、“新零售”、羽毛球机器人、共享单车……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正呈现多点开花新格局

羽毛球机器人与李克强总理“切磋”球技、世界首台3D生物血管打印机问世、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铁列车挂线成功……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浪潮中,一大批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成果在成都喷涌,新经济在成都快速发展壮大。就在今年9月底,成都发展新经济有了“最强大脑”: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新经济能帮成都找到未来经济支柱。”对于新经济在成都的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涛信心满满。

在这个新时代,成都的新经济正不断壮大。根据NEI指数(中国新经济指数),成都在经济总量、资本吸引的指标上,全国相对靠前,具有优势。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成都市新经济总量指数在全国稳定在8—10名之间,在新经济比例指数的三大一级指标中,成都的资本投入指标在全国排名第10,一些指标比如风险投资指数在全国甚至与北上深杭并列“第一集团”。日前,赛迪顾问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年度报告》评价结果也显示,北京、上海、深圳位列2016年中国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前三名,中西部城市中,成都新经济竞争力排名第一。

多点开花新格局

2016年,成都互联网理财的使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旅行预订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成都拥有56所高等院校,国家级重点学科超过60个,7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成都潜在独角兽企业有14家,平均估值3.42亿美元,分布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大数据、新媒体等9个行业领域……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正呈现多点开花的新格局。

成都正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经济”,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推动新经济发展方面,互联网、高新科技、信息产业、生物材料等一直是成都产业发展的重点,也积累了深厚的基础。成都是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端装备产业制造基地,还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而航空发动机、“北斗卫星”终端、飞机制造以及轨道车辆等业务也独具优势。

近年来,新经济在凝聚新动能、改造传统动能、推进成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6个千亿产业集群,产业支撑能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6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2170亿元,5年年均增长9.5%。2016年,成都在软件服务业规模跃上3000亿台阶的新阶段,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354.8亿元,增长14.63%,占全国的4.9%、中西部地区的31.2%和西部地区的45.7%,中西部排位第一。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程怡欣 侯初初 刘金陈 张青青 吕甲
点击阅读更多【新经济】新闻
青岛西海岸新区首批新经济潜力企业名单公布 76家企业获表彰
对话新经济人物丨千千惠创始人陈家鼎:私域流量是本地生活平台流量变现的重要手段
对话新经济人物丨千千惠创始人陈家鼎:私域流量是本地生活平台流量变现的重要手段
成都两会代表委员:营造良好创投环境 让“新经济”走得远走得稳
成都市新经济行业分类指导目录归纳出6大类32个中类818个小类
成都新经济跑出“加速度” 210天诞生三家独角兽
成华打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第一战 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成华打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攻坚第一战 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
美国《侨报》:成都正成为全球新经济崛起样本
助推新经济腾飞 成都设100亿元发展基金
[下篇文章] 四川花城铁警刘春龙:用心保障旅客出行安全
[上篇文章] 2017国际网联青年大师赛即将开赛 大战之前先为选手们圆梦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