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政府官网获悉,《成都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印发。《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文化消费增速达到15%以上,全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平均值达4000元,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形成可持续、可供借鉴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消费新模式。
2016年6月,成都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方案》重点就搭建文化消费平台,激活文化消费需求提出了具体工作任务。其中,要创新文化消费模式,加大消费补贴力度,以“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以“先消费、后补贴”方式开展消费补贴,试点期间,成都市常住居民自愿到认定的试点文化企业和项目进行消费,可获得文化消费补贴积分。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创意设计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成都大庙会、诗圣文化节等大型品牌文化节会活动,今后将打包集中举办了。《方案》提出,按照节会活动主题和举办时段,集中打包节会,形成文化消费活动季,充分释放市民文化消费潜能。与此同时,为培养城乡居民文化消费习惯,《方案》还提出,从精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入手,建立由下至上的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收集和反馈体系,摸清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制定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政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