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特色】
科学治堵重要内容
“中央等候区”将逐步推广
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了解到,和其他城市的“中央等候区”相比, 成都市的“中央等候区”是“科学治堵”中工程治堵的重要内容。上周五晚,通过城管委配合,对该路口实行“短平快”改造,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中央等候区”的设置,将对交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并于昨天正式投入使用。记者了解到,交管部门将会在符合条件的路口,逐渐推广这个省时高效又安全的“中央等候区”。
记者了解到,根据工程治堵的安排,到2022年,完成100个城市道路“短平快”改造、550条中小街道路面黑化维护,提高路网密度,完善微循环系统,提档升级道路交安设施。2017年,优化提升顺城街等8条道路指路系统。2022年,完成市域范围的道路交安设施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构建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路网指路系统提升工程。
本报记者 何良 摄影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