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日报记者侯初初:用我的记录 让读者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党的十九大的热烈氛围
2017-11-08 12:27:14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作为一名时政要闻记者,能够前往北京参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道,无疑是我记者生涯的荣耀。如此近距离、全方位地触摸大会,注定将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侯初初(中)和同事在街头采访

金秋时节,我其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一样,带着手中的笔奔赴北京,描述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金色十月,我决定要用我的笔记录下那些永恒的瞬间。这个时候,全中国都处在十九大时间,虽然仅仅是对代表的采访,但我想,我的目标是要让成都日报的读者通过我在北京的报道,都能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党的十九大的热烈氛围。

跑了5年的时政新闻采访,第一次感受到了紧张。因为我知道,每逢盛会,我们媒体记者都好像是在打一场重大战役。此前,我看到了、听到了太多为求采访而各显神通的故事,我也深知,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记者,尤其是时政要闻记者,不光要有敏锐的目光,还要有过硬的文笔,更重要的是能把握读者的脉搏,要用他们易于接受的语言告诉他们,来自四川和成都的代表们是什么样的风采。

秋天的北京已有些寒意,10月18日下午,在位于北京西直门附近的国二招待所内,几十名四川代表团的党代表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讨论结束已近晚上7点,我终于等来了早已约好的几位党代表,走出会场的他们,一个个都显得格外的朝气蓬勃,我身旁的王若冰老师习惯性地拿出了手中相机,我也不由得拿出了手机争相对他们拍照,定格眼前这一幕。

这对我们和代表来讲,都是难得的机会。我有很多问题想问他们,他们也有很多话想通过我们告诉家乡人民。因为激动,我甚至都忘了还有一个准备好的问题没有问。我很激动,来自蒲江县的党代表姚庆英比我还激动,“聆听了总书记三个多小时的报告,我只记得我不停地拍巴巴掌,那是发自内心的,我手都拍红了。”在会议中心门口,聆听代表们谈体会、谈认识,这让我也对大会有了更为直观认识和真实的感知。“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身为中国人的那份自豪。我当时的唯一想法就是,我们有这样一位带头人,是何其幸运又何其幸福!”这是来自大邑县的党代表占地斯门的心声,也是我作为一名记者此时最深切的感受。

记者这份职业,总是充满了光荣与责任。从记者的角度,看到十九大报告在代表中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豪。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来到北京,感受时代前进的足音、探寻一张张笑脸背后的故事,我庆幸我是一名记者,我更庆幸身处伟大的时代。我想,立足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还是应该不忘初心,用笔记录下城市发展的每一步,努力成为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徐璨 常斐 王雪钰 侯初初 李娟 杨甦 杜文婷
点击阅读更多【记者节】新闻
聚焦记者节|成都商报记者叶燕:肩负时代担当展现职业态度 当记者要一步一个脚印
聚焦记者节|成都商报记者叶燕:肩负时代担当展现职业态度 当记者要一步一个脚印
成都市金牛区新闻中心记者王强:暂别不到两岁的女儿 倾情援藏
成都传媒集团举行记者节座谈会 对获得重大新闻奖项的一线采编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成都日报记者 徐璨 见证 记录 书写 第一时间将权威声音传递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高新新闻》栏目制片人 杨洋:工作有苦有乐 要与团队同成长共进步
“锦观”编辑吴喆:开动脑筋创新表达 用最“洋盘”的方式展示成都
“锦观”编辑吴喆:开动脑筋创新表达 用最“洋盘”的方式展示成都
成都日报记者侯初初:用我的记录 让读者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党的十九大的热烈氛围
成都日报记者侯初初:用我的记录 让读者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党的十九大的热烈氛围
成都日报编辑郭夏:迅速成长成为年轻的老编辑 每天看到成都凌晨四点的样子
成都日报编辑郭夏:迅速成长成为年轻的老编辑 每天看到成都凌晨四点的样子
[下篇文章] “锦观”编辑吴喆:开动脑筋创新表达 用最“洋盘”的方式展示成都
[上篇文章] 成都公共文化服务: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