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不利气象条件是成都市此轮污染的“元凶”
2017-12-26 23:39:59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12月24日零时,成都启动了今冬首次橙色预警。与此同时,全国多地都在遭受重污染天气的“袭击”,四川盆地更是形成了连片区域性污染。根据四川省环保厅发布的空气质量AQI日报数据显示,24日全省共有12个城市为中度、重度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此轮区域性污染呢?就这一问题,昨日,成都市环保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邀请省、市相关专家进行答疑解惑。

此轮重污染天气为何产生?

连续静稳天气影响

污染物被“困”盆地

对于为何会产生此轮重污染天气,四川省、市专家作出解释——连日来的静稳天气是“元凶”。

“12月9日-24日,全省都在经历今冬最重的一次区域性污染过程。”省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张巍从全省大气情况方面进行了介绍。

据分析,此轮区域性污染形成于19日,截至24日,共持续近7天。其间,PM2.5浓度达94.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上升了7.2%。到21日,污染程度迅速恶化,四川省内17个城市出现了污染,且集中于南部和西部;22日-24日,污染持续加重,23日是近期污染最重的一天,全省6个城市出现日均重度污染。张巍说:“此轮污染呈现3个特点。一是冬季不利气象条件,19日以来,晴天少云,夜间出现逆温,逆温现象导致大气垂直扩散不利,而少风少雨的静稳天气,也不利于大气水平扩散,因此,横纵双向都扩散不了,自然污染物就在盆地内部迅速累积,形成污染天气了。第二则是此次区域性污染范围广,多达17个城市受到了影响。此外,此轮污染持续时间也很长,截至24日,共出现了近7天。”

市气象台台长陈洪进一步说明了气象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观测资料看,成都从17日起冷空气活动结束,18日开始污染物累积,20日左右污染程度加深。资料分析,静稳天气同时开始形成。四川盆地上空受高压脊影响产生两点不利影响,一是不利于冷空气影响成都,没有风和降水,形成典型静稳天气。其二便是在其中还存在逆温层。根据观测,17日晚上到24日,每天早上,地面上都有逆温。在‘被子’笼罩的情况下,污染物更传输不出去,被牢牢‘困’住了,所以成都地区污染会加深。综上可言,气象因素是导致此轮污染的‘元凶’的说法,是成立的。”

“四川盆地地形特殊,周边被1000米-3000米的高原山地包围,因此来自北方的冬季冷空气被阻挡,就不易到达盆地内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小玲补充了地形因素的影响,这样的后果是,盆地内温差较小,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温度较高,适宜生活。但是,却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没有新鲜的空气流入进来,与之交换,污染物便会越积越重,形成重污染天气。

记者同时从会上了解到,根据全省空气质量研判,26日将维持区域污染,27日形成区域重污染,28日会进一步加剧,29日区域性重污染维持,30日会有北方冷空气到来,空气质量可能整体改善。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缪梦羽
点击阅读更多【空气质量】新闻
2025年5月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1.9%
13日沙尘天气罕见南下影响海南岛,造成大范围空气污染
2025年1-2月北京PM2.5累计浓度26.8微克/立方米 创历史同期最低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5年1月下半月(1月16日—31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未来一周全国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四川盆地、陕西关中等地部分地区有轻度霾
未来一周全国大部地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 四川盆地、陕西关中等地部分地区有轻度霾
2024年一季度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未来五天中国大部空气质量整体偏差
29日至30日四川盆地等地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有轻至中度霾
29日至30日四川盆地等地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有轻至中度霾
[下篇文章] 李言荣任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因年龄到限不再担任
[上篇文章] 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 成都茶馆也要评“名店”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