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追踪:当事人父亲落泪盼儿心灵健康
2018-01-31 10:40:2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思考

哪来“早知道” 又怎么会“早知道”?

提及重新思考和儿子为何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时,王父承认忽略孩子先天特点是他们很大的失误。在这个失误之下,导致一连串忽视孩子情绪的行为发生。“现在回想起来,没有顾及重视王猛的先天特点,的确是我们父母的问题。”

王父说,以前总觉得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生气、愤怒都无大碍,过几天就会好的,孩子也许就忘了。但没想到儿子会一直记着,这也是他反思自己的另一个方面,盲目自信和乐观。

“我想他生几天气、嘟囔几天嘴,这事就过去了。如果早知道我们的一句话一个脸色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影响,那绝对不会那样做。但哪来‘早知道’呢?又怎么会‘早知道’?”说到此,王父有些无奈,他觉得没有一本书、一套理论会把教育孩子的方法和问题讲解全面,每个孩子和家庭情况都不同,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教育到底。那至于应该怎么做,现在看来,孩子已经三十而立了,也无法再对他进行塑造。

王猛30岁生日那天,虽然当时他已宣告和父母决裂,但王父仍给儿子郑重地写了封邮件,祝他生日快乐,也恭喜他三十而立。“我不认为和父母关系僵化了,就是他人生的一个失败。这可能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小部分,而且随着逐渐淡化,这件事在他心中占的比重会更小。”面对儿子的决绝,王父说自己只能接受,反而更担心儿子如何跟同事、朋友相处,会不会把跟父母的相处方式也用在其他人身上。不能通话、见面,甚至邮件也不回复后,王父和妻子只能远远地担忧,担忧儿子是否会在事业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没有了跟父母倾诉的途径,儿子会怎么排解和调整自己。

困惑

“过于关爱”和“放手”如何平衡?

去年国庆,王父给儿子发去了一封邮件,期望能够跟儿子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那次,儿子回复了邮件,“我喜欢的话题知道该给谁说”。尽管言语依然带着强烈的情绪,也似乎并不悦耳,但王父觉得这或许可能是一个重新恢复联系的机会。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杜玉全 赵瑜
点击阅读更多【家庭教育】新闻
天津举行首届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线上启动仪式
媒体聚焦: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家长需要担心吗?
家长如何摆脱“身高焦虑”:易陷入增高骗局或药物滥用误区 引导孩子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
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营养:创造积极的情感,示范给你的孩子
成华区推“4C家长制度”:完善家校社三方协同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成华区推“4C家长制度”:完善家校社三方协同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媒体评论:干预孩子不良行为不是私事 家庭教育亟须专业指导
媒体评论:让孩子懂事,并不只立规矩那么简单
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追踪:当事人父亲落泪盼儿心灵健康
[下篇文章] 成都银行登陆上交所证券代码601838 成四川首家上市银行
[上篇文章] 男子衣冠楚楚在成都地铁站上演“苦情戏”行骗 微信转账借到钱就拉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