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四川大学录制百位百岁老人口述史 讲述百年风雨与人生百味
2018-03-06 19:49:33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我小时候怕痛不肯裹脚,懂得爱美后主动裹脚,解放后又放脚,但我现在还是觉得小脚很好看。”伴随着午后的暖阳与和煦的春风,117岁的成都老人朱郑氏坐在家中的桂花树下,面对两台摄像机,娓娓讲述起自己一百年前的往事……

从去年年末开始,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博士生导师蔡尚伟开始录制成都百岁老人的口述历史。他计划用视频、音频、文字的形式采访一百位一百岁左右的老人,全景式展现他们的人生,折射中国的百年变迁。

“对于中国人甚至全人类来说,过去的一百年是变化幅度最大、频率最高的一百年,无论是社会制度、科学技术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蔡尚伟说,录制亲历这些变化的老人的口述历史,能让历史更加饱满真实。

早在十年前,蔡尚伟就萌生过录制川大文新学院百岁老教授口述历史的想法。而他此次录制工作开始前,川大文新学院在世老教授的年龄均已不足百岁,见证百年历史变迁的老人们正以很快速度“凋零”,为此蔡尚伟将自己此次百岁老人口述历史的录制过程称为抢救式录制。

“目前我采访的百岁老人的同龄亲朋大多不在,子女们按照既有生活轨道过日子,过去的事没有人再提起,很少有人真正从情感上去探寻自己的父辈祖辈,关心过他们过去的辉煌与苦难,了解他们真正是谁。”蔡尚伟说,历史看似遥远,实际上还鲜活存在于当下。

103岁的老红军邓昌洲回忆自己在长征时的经历,据他讲述,从未遭遇过国民党军队,翻过三次雪山都没有碰到下雪,过草地还能吃到牛肉,夜间找干净地方睡觉时无意中发现前方部队牺牲战士的遗体,才切身感受到那段战争岁月的残酷。

90岁川大文新学院教授赵振铎回忆,虽然文献上说成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了电灯,但只有少数家庭才能用得上。自己在川大做教授的祖父每月有400大洋的收入,看书时能点两根灯芯,其他家人只能点一根。

“这些百岁老人有一个共同观点,就是他们用百年的人生见证了中国探索时曾走过的弯路,认为目前的中国是他们经历过的最好的中国。”蔡尚伟说,一百年前许多家庭吃盐都是问题,而现在买盐的开支在各个家庭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展开老人们的人生,种种变化对比自在其中。

目前蔡尚伟已经录制完十位百岁老人的口述历史,蔡尚伟说他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意识到这件事的价值,和他们一起为这些百岁老人留下口述历史。中新社成都3月4日电 (记者 贺劭清)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贺劭清
点击阅读更多【口述历史】新闻
四川大学录制百位百岁老人口述史 讲述百年风雨与人生百味
[下篇文章] 成都郊区县6宗地块月底上市 位于新都区木兰镇和新津县 最高起拍价700万/亩
[上篇文章] 2018成都市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在彭州市群众艺术馆广场启动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