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新时代成都人才集聚培育体系建设策略
2018-05-31 20:02:4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一是打造成渝西区域人才发展共同体。根据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经验,使“成渝西”三城达到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各尽其能,与其城市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其城市功能定位相契合的区域均衡状态,“成渝西”不再是单兵作战的“抢人”城市,而是协同发展引领西部的“人才库”;二是打造成渝西区域人才发展级。根据“成渝西”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特色,如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重庆的装备制造业、西安的航空航天产业等,建立差异化、多样化的人才集聚中心;三是打造成渝西区域人才联动帮扶计划。建设“成渝西”人才特区是通过人才流动,带动更多的西部城市共同发展,解决人才分布不合理,建立智力资源再分配的新机制。

2人才培育体系

(1)人才供需链条

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结构性就业矛盾,其破解之道就在于深化教育与人才供给侧改革,培育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就业。简言之,就是要打造人才供给与需求对接的链条,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合一,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促进人才培育与城市产业的有机衔接,为成都集聚人才拓展新路径。所谓“教育链”一般是指学校组织开展人才培养的规定性活动,如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考查考试等;所谓“人才链”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努力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所谓“产业链”通常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

“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合一,催生出了人才集聚培育的乘法效应,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中,三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对应性。基于此,一是把握人才链这一核心链条,即要明确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主要来自产业链的需求分析,再通过人才链传导至教育链;二是遵循教育链运作的基本规律,由于教育本身具有延迟性特征,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有3—4年的周期,因此教育链必须把握适度超前发展规律,引领或调节产业链发展;三是根据产业链实际需求,建立三链合一对接度指标,包括人才链对接产业链的人才总量与质量,教育链对接产业链的知识与技能含量,教育链对接人才链的毕业生学业成果测评等。

(2)人才分类模块

人才培育不仅要瞄准“高精尖缺”人才,还需要对接各行各业各层次各类人才。人才类型的划分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建立有梯度、多层级、差异化的人才培育模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亟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基于此,人才培育对象可基本分为知识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三类,三类人才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要求。如:知识型人才培育侧重于知识传播,泛指接受系统专业教育的人的统称;技能型人才培育侧重知识应用,强调能解决生产一线操作难题的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型人才培育侧重知识创新,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根据成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布局,在研判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强的人才分类培育模块计划。一是普及化知识型人才培育模块。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改革,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地方产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知识人才;二是工匠型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块。促进“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中,打造政校企联动、课岗证贯通、学教赛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块;三是高精尖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块。推行引育并举、以引带育,充分利用已有和引进人才资源,实施诸如“院士培育计划”“企业家培育工程”等项目。

(3)人才储备基地

人才培育过程,也是人才储备积累过程。相反,人才储备就是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战略,实行长期性、持久性和针对性的人才培育与库存,保证人才资源的充分供给。储备人才往往都是“高精尖缺”类别的潜在人才,然而这一培育模式不同于单一的人才培养或传统的人才引进,而是强调引育协作、共同发力。譬如:近年来,国内沿海城市以扩大博士后设站和人员规模作为建设人才储备基地的重要选择,鼓励有资质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显然,各大城市纷纷争夺博士后,将其纳为储备人才行列,就在于博士后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又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成都在扎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将“人才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一号工程”,人才集聚成效显著。为了保证成都人才集聚效应的可持续性,可从以下方面加强人才战略储备、打造人才储备基地:一是加快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和企业科技创新机构的载体建设,为吸引海内外优秀博士来蓉发展搭建平台;二是加大博士后设站单位的资助力度,提高博士后人才的生活补贴及相应的配套标准,并对出站留蓉工作的博士后给予一定的科研奖励;三是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创新机构等新经济产品的研发,突出企业在产学研用中的主体地位,为成都新经济、新动能、新战略发展集聚新人才。

节选自《四川人才发展报告(2018)》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辉耀 陈涛
点击阅读更多【人才】新闻
海东市第三届“智汇河湟·才聚海东”人才交流活动开幕 面向全国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清单
海东市第三届“智汇河湟·才聚海东”人才交流活动开幕 面向全国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清单
山东各地深化政校企合作吸引集聚更多青年人才来鲁就业创业 构建人才集聚高地
山东各地深化政校企合作吸引集聚更多青年人才来鲁就业创业 构建人才集聚高地
收简历1.83万份,达意向4000多人次!“百万英才汇南粤”(成都站)收获满满
收简历1.83万份,达意向4000多人次!“百万英才汇南粤”(成都站)收获满满
2025湖南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大会启幕:近500家单位集中揽才
2025湖南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大会启幕:近500家单位集中揽才
广州南沙“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发布 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
广州南沙“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发布 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
“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中国·济南第三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启幕 提供职位超3万个
2025湖南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大会30日举行 提供岗位超万个
2025湖南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人才交流大会30日举行 提供岗位超万个
“2024年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动吸引300余所知名高校的2000余名海内外青年博士参与
“2024年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动吸引300余所知名高校的2000余名海内外青年博士参与
[下篇文章] 成都三家建设施工单位因扬尘治理不力被约谈
[上篇文章] 武侯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校地产业合作推进会暨学校“开放日”活动举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