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青白江区全域构建跨界水生态补偿机制
2018-09-13 22:20:4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河道上游水质不达标,下游区域只能“默默承受”?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青白江区日前正式“出招”:上游治理不达标,就要因超标的污染为下游买单,且超标多少倍,就罚多少倍。

日前,青白江区出台了《成都市青白江区实行乡镇(街道)园区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在区内的毗河、清白江等12条主要河道开展河道生态补偿工作。

“我们在12条河道的出入境,河道跨乡镇(街道)、园区交界处等设置了40个监测采样点位。以断面考核为依据,建立奖惩分明的生态补偿机制,将环保责任与经济挂钩,打通了横向生态补偿的技术障碍。”该区河长办副主任王伟表示。据他介绍,为科学、合理确定水质目标,青白江区根据毗河、清白江河等12条河流当前的实际水质状况、河流流量、水环境敏感程度等方面,对入境和出境断面水质管理目标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进行综合确定,目前确定的40个断面水质扣缴标准均为地表水III类。

据了解,扣缴金额按断面水质超标最高因子的超标倍数乘以扣缴基数进行计算,涉及2个或2个以上乡镇(街道)支流或排水口汇入,其水质劣于对照断面的,对相关乡镇(街道)、园区实行按比例扣缴,扣缴比例按照相关乡镇(街道)、园区对该河道污染影响大小来确定。对于达标河流,该区也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使用扣缴资金专项部分用于流域污染治理补偿,如果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扣缴下游乡镇的资金部分给予上游乡镇经济补偿,如果出境水质明显劣于入境水质,扣缴上游乡镇的资金部分给予下游乡镇经济补偿)。

“这样就能进一步倒逼各个乡镇(街道)切实解决区域内水环境污染问题。”王伟举了一个例子,通过西江河跨界断面监测,某乡镇流域内水质超标,6月被扣缴了8万余元。该乡镇及时进行整改,采取水污染防治技术和措施,7月水质明显好转。

那跨界断面水质超标的监测工作又是如何开展的呢?目前,青白江区已成立了由第三方监测机构、区水务局、区环保局共同组成的联合监测组,涉及乡镇(街道)、园区全程参与检测过程。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赵荣昌
点击阅读更多【水生态】新闻
青白江区全域构建跨界水生态补偿机制
[下篇文章] 新津依托天府农博园积极构建“农博+”产业生态圈
[上篇文章] 大邑青梅携手泸州老窖 要酿非葡果酒行业第一酒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