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与游客面对面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新店面唐昌布鞋坊所在的“乡村十八坊”也成为战旗村着力打造的全新景区。
据介绍,“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利用集体资源,自筹资金、自主设计、自主修建、自主经营的以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为核心,集产品制作展示、参观学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
游客走进战旗村“乡村十八坊”,便如同进入川西平原的一个传统文化大观园,“穿越”到了儿时的老街小巷深处,青砖灰瓦的复古建筑营造出浓郁的川西民俗氛围,榨油坊、酱油坊、布鞋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一家接一家传统手工作坊令人应接不暇。
在赖淑芳的店里,游客们还能参观布鞋制作车间,感受从一张布到一双鞋的全过程。记者看到,难得一见的传统布鞋制作手工艺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不少人还请工人们教授自己一些制鞋的知识和手法。
唐昌布鞋非遗传承人艾鹏说,“对我们而言,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传统手工艺走出家门,与市场和消费者面对面,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方式则可以让他们在与工人的互动甚至自己的尝试中对传统技艺有更深入地了解。”
“在唐昌布鞋坊,既能买到总书记购买过的同款鞋,还能欣赏布鞋制作的全过程,真是不虚此行。我一定会推荐更多朋友来这里旅游。”离店时,重庆游客曾然如此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白洋 实习记者 刘永豪
摄影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