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大邑县董场镇努力打造四川方言特色小镇
2018-10-27 00:19:4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伴随着一条条方言特色小巷(院落)的亮相,以四川方言为主题的农耕文化深度挖掘正在董场镇全面铺开,系列农创、文创项目在这片肥沃田园中逐渐生根萌芽,各类方言文化产品、方言文艺活动也将陆续呈现。今年6月30日,董场镇举办了首届四川方言文化节暨水果采摘节活动,应季鲜果采摘、农产品展示、商务对接、方言文化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群众和慕名而至的客商、游客都体验到了方言小镇的独特魅力,完美演绎了一三产业联动的生动实践。当天逾万名游客参加了采摘节,截至目前共有近6万游客参加了采摘节活动。

同时,对方言文化的深度挖掘整理和体系化研究工作也正在推进中。目前,董场镇正在积极筹备成立四川方言文化研究会,将邀请川内语言学、国学、民俗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和知名学者,通过对方言文化的深度挖掘整理和体系化研究,做好四川方言的研究汇编,未来目标是争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保护、传承好四川方言文化。

“未来将持续打好‘四川方言小镇’这张牌,把底蕴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好、利用好,并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董场镇相关负责人透露,将结合时代特征挖掘四川方言乡土文化、人文景观,在餐饮、民俗、农业、服装、旅游等行业注入推广方言文化,将方言文化产业化。据透露,董场镇现已注册了10余个与四川方言相关的商标。同时,结合农耕文化,将利用特色民居建四川方言博物馆。运用新媒体方式传播四川方言文化,在全川乃至全国叫响“四川方言小镇”品牌。目前,董场镇已启动建设方言百科、方言小品、方言资料、方言生活用品等4座博物馆。

文化建设铺好了舞台,为产业“唱戏”提供了更好的发挥空间。

强产业融合

积蓄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推进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董场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全新的乡村产业体系,在适度规模种植、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上,不断拓展产业链、价值链,从而布局镇域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新格局,为乡村振兴的推进积蓄了发展新动能。

作为传统农业重镇,董场镇近几年来的转型发展之路可圈可点:正全力打造市级田园综合体——祥和精品农业田园综合体,国家级星创天地——现代农业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全镇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75家,家庭农场30余家,获得有机转换认证5家,已形成蔬菜、水果、稻米、水产、食品深加工等五大类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其中,董场镇本地市级农头企业万良菌业主要从事食用菌生产、收购、深加工和销售,公司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产品目前已销往国内30余个省市和地区,预计2020年实现产值上亿元。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雨辰
点击阅读更多【方言】新闻
大邑县董场镇努力打造四川方言特色小镇
大邑县董场镇努力打造四川方言特色小镇
piang你两耳屎指打耳光 有音无字的四川方言你会几句?
piang你两耳屎指打耳光 有音无字的四川方言你会几句?
冯国宝方言快板“吃香香” 成都段子高手在民间
网友“挑刺”地铁3号线成都味儿 是“去猫黑”还是“黢猫黑”?
网友“挑刺”地铁3号线成都味儿 是“去猫黑”还是“黢猫黑”?
方言的演变:“老子”四川人用了1000年 豆子叫“豆逼”1500年前的四川话完全就是门“外语”
方言的演变:“老子”四川人用了1000年 豆子叫“豆逼”1500年前的四川话完全就是门“外语”
四川方言地图如今的成都话 并非古蜀方言而是“湖广话”
四川方言地图如今的成都话 并非古蜀方言而是“湖广话”
四川师范大学博导周及徐8年走遍四川 完成四川方言语音地图
四川师范大学博导周及徐8年走遍四川 完成四川方言语音地图
[下篇文章] 11月6日起成都一环路科华北路口4个方向禁左
[上篇文章] 西南首个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在成都揭牌 位于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