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四川实践”:从“有书读”到“读好书”
2019-01-26 23:26:56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从去年开始,学校就能免费收看成都市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视频。”26日,谈及教育现代化对学校带来的改变,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城区第二完全寄宿制学校校长高鑫元回忆,十年前粉笔是他们唯一的教学工具,而现在每6个学生就有一台电脑。

高鑫元任职的学校地处雪域高原,70%学生来自藏区农牧区,成都市实验小学则是在四川省会有着百年历史、师资雄厚的名校。两所地理位置、教学水平相差甚远的学校,教育现代化将它们“千里一线牵”。

除了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的学校也植入了成都市实验小学的课程。虽然该校占地只有18亩,网友却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学”。高鑫元说,刚引进成都市实验小学的课程时,学生和老师都觉得吃力,往往需要用两三倍的时间来吸收消化,但一学期结束后,学生成绩进步明显,适应课程的时间大幅缩短。

白玉县城区第二完全寄宿制学校只是四川推进“互联网+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大力建设四川教育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实施“一校带多校、一级带一级”系统化互联网精准帮扶工程。

四川省凉山州的普通高中则采用成都七中优质资源、初中采用成都石室中学优质资源开展远程录播教学,老师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贺劭清 岳依桐
点击阅读更多【教育现代化】新闻
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四川实践”:从“有书读”到“读好书”
[下篇文章] 巴中市巴州区男孩被拐18年 民警护送回家温暖团圆
[上篇文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流感流行水平低于去年 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