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文化融入城市肌理
一夜好眠。大年初二,脱去一身疲惫,迎着舒适的暖阳,我用脚步细细打量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小城。
街边,用青石条修建的公交站牌古色古香,极富韵味。莲峰公园内,偌大的青石广场人声鼎沸。数根雕刻飞鸟走兽图案的青石柱矗立着,包围着一个巨大的青铜四方鼎。“跳坝坝舞、拉丁舞及散步休闲的,每天都有上千人在这里活动休憩,人气旺得很。”许是见我有些陌生,老同学热心地向我介绍。
告别公园,步行至小城标志性建筑——南关牌坊。扩建修缮后的南关牌坊恢弘大气。穿过10多座保留完好的牌坊,仿佛穿行于厚重历史之间。“升平人瑞”“宣慈惠和”……牌坊上镌刻着苍劲有力的大字,向世人讲述着久远的故事,传递隆昌人节孝良善、坚韧顽强的精神。市民们三三两两,或在牌坊下拍照留念,或半猜半读牌坊上的生僻古文,倒也不失为游览乐趣。
“这就是隆昌的网红打卡地了。特别是过年的时候,返乡的人们都会来此一游。没有喝过一碗羊肉汤,没有走过南关牌坊,就像没有回家过年一样。”发小感慨地说。“湿地公园、古宇湖景区,很多崭新的石雕景观打造都是就地取材,采用大量的本地青石。比如古宇湖景区新建的高达数十米的孔子像,造型神态惟妙惟肖,不仅是石雕艺术的精品,也是隆昌新的文化地标建筑。”
的确,小至精巧石雕,大到宏伟建筑,随处可见的青石元素深深融入了小城肌理,成为生动的城市符号,青石文化也在时代大潮中赋予了更新的内涵,致敬着城市新一代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