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媒体评论:“小维修”为何成了“大负担”
2019-03-14 20:20:23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换个锁要600元,修个热水器先交50元上门费,固定搁板8个膨胀螺丝几十元,工费则收100元……不少人发现,近两年城市中上门维修的材料费用没怎么变,人工费用却涨了一大截。东西坏了修还是不修、找谁来修?成为了生活中格外纠结的难题。

生活中的小维修往往会遭遇高收费,确实是许多都市人的感同身受。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小维修,大收费”?一者,物价不断上涨,便民维修师傅的生活成本也在水涨船高;二者,很多维修师傅接受了“互联网+”,入驻网络平台,由中间商派活给他们,中间商抽取的提成越来越多;三者,学习便民维修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四者,商品部分价值转移到人工维修上,搬运、安装、维修等附加服务需要收费。

“小维修,大收费”事关民生利益。要解决小维修成百姓“大负担”的问题,自然要从上述方面着力。比如,针对生活中的小维修,相关行业协会、相关网络平台等应出台价格规范,透明定价,明码标价,材料费是多少、人工费是多少,消费者有知情权。涉及到家用电器的维修,家电企业更要考虑它会否成为消费者的大负担。企业要规范售后维修,要将售后服务费、配件费、维修费等收费标准透明化、标准化。

至于学习便民维修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职高、职业技术院校在这类劳动技能教育上应当不遗余力,社区也应当为动手能力差的都市人助一臂之力。据报道,上海浦东陆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区的服务站里有个“公益小屋”,提供了不少家电、房屋维修的公益小卡片,居民通过拨打电话,可联系到与公益组织长期合作的维修师傅,开价较合理。当然,社区也应当适时组织居民学习如何疏通水管、更换各种灯管灯泡、维修电器小毛病等。培养都市人的动手能力,当是一项长期的社区教育。

本文共1页 1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作者 针未尖
点击阅读更多【维修】新闻
媒体评论:“小维修”为何成了“大负担”
成都宝马车主不满维修弃车 老板1夜醒20次:求你来取车
[下篇文章] 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超六成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上篇文章] 内江一男子游玩摔伤昏迷 直升飞机32分钟疾驰救援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