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精准扶贫进行时:巴中农民杨义华的“小确幸”
2019-05-28 11:26:3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从四川省成都市出发一路向东北方向行驶约350公里,高速路两旁不断出现“精准脱贫”“脱贫攻坚”的标语牌,将记者引向巴中市巴州区。

巴州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2014年,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万户8.5万人,贫困发生率1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022元(人民币,下同)。贫困体量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大。

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为完成高质量脱贫目标,巴州区近年来大力推进产业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工作。截至2018年底,全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累计减贫8181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90元,较2014年增长72.2%,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

“过去,我们有三愁:愁老人无人照料;愁孩子无人照看;愁务工收入太少。”现年44岁的杨义华是凌云乡寨子包村一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谈及以往生活,她如上对中新社记者表示。

2014年前,杨义华与丈夫刘向阳在浙江宁波务工,收入微薄。因年迈母亲患病无人照顾,儿子读书无人照管,夫妻二人被迫返乡。但返乡后,由于夫妻二人没有谋生技能,而母亲长年患病,2014年,杨义华家中3人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15年,在村、社协调帮助下,杨义华夫妇承包了16亩果园,在驻村农技员的指导下,对果园进行了改良,通过精心管理,当年就收入3000多元。而后,在金融扶贫政策的出台下,杨义华通过小额信贷和村产业扶持基金,开始发展林下养鸡,并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先后注册成立家庭农场、承包水塘养鱼。

如今,杨义华的年纯收入达到了5.6万元。其母亲办理了特殊门诊,2018年在市人民医院住院花费8700多元,自付仅1300元。儿子刘洋享受2018年春、秋季寄宿生生活补助共计1000元,2018年教育扶贫基金1500元。此外,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杨义华在新居点置换了1套新房。“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只能说这确实是我的小幸福。”

杨义华就是诸多在此政策帮扶下成功脱贫的贫困户缩影。中国官方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8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总体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明显加强。中新社四川巴中5月27日电 (张文晖)

本文共1页 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作者 张文晖
点击阅读更多【精准扶贫】新闻
大凉山的“世外桃源”:昭觉县特布洛乡彝寨谷莫旧貌换新颜
大凉山的“世外桃源”:昭觉县特布洛乡彝寨谷莫旧貌换新颜
凉山雷波县彝区:高山峡谷盛开“科技之花”
凉山雷波县彝区:高山峡谷盛开“科技之花”
青海藏乡尖扎县扶贫产业分红忙: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青海藏乡尖扎县扶贫产业分红忙: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决不掉队》《扶贫周记》等扶贫类节目正成为脱贫攻坚的“轻骑兵”内容朴实接地气
《决不掉队》《扶贫周记》等扶贫类节目正成为脱贫攻坚的“轻骑兵”内容朴实接地气
兰州大学教师黄土塬扶贫:激发“求知欲”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兰州大学教师黄土塬扶贫:激发“求知欲”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四川宣汉巴山大峡谷冰雪节:山沟里的“雪国”脱贫梦
浙江遂昌“土专家”跨越千里 赴四川通江送“黄金条”致富秘籍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当归种植补足脱贫“气血”
[下篇文章] 柔屏显示 “设”想未来
“芯火杯”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大赛暨成都柔性显示工业设计大赛隆重启动

[上篇文章] 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首轮线下分站赛圆满结束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