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公安公布常见网络电信诈骗类型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
2019-05-31 15:26:00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明明是主动配合“公检法”的工作,为证明清白将自己的钱财全部转给对方,哪知从头到尾就是场骗局,电话那头的不论是“警察”“检察官”还是“法院工作人员”都只是骗子和他的同伙冒充的。昨日,成都公安公布第六类常见网络电信诈骗类型——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

案例解析

市民小强(化名)平日做事小心谨慎,也没有多少积蓄,一向认为诈骗一类的违法犯罪距离自己很远。今年5月,一通陌生来电改变了他的生活。

“你好,我是广东联通通信局的工作人员,你名下有个184的手机号码涉嫌信息诈骗。”一听到对方所说的话,小强有些着急,“我并没有184的手机啊。”“那你可能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了,我们也是配合北京某公安局的调查,帮你转接过去你自己说明情况吧。”随后,电话被转接给了“民警”,一位自称姓陈的“警官”告诉小强,经过查询他名下有一张银行卡涉嫌洗钱,根据被抓获的“主犯”交代,小强的个人信息是小强主动卖给他们的。“怎么可能!我都不认识他!”小强极力否认,为了自证清白,听从“陈警官”的指示加了他的qq号,并收到了一张“刑事逮捕令”和“警官证”。

一看证件如此齐全,原本还有些怀疑的小强立刻相信自己真是卷入了一桩案件中,为了尽快洗清嫌疑,不仅按照对方要求新开了银行卡、去酒店单独开了房、把手机开成飞行模式,还主动将自己银行卡内的钱财数量信息报给了“陈警官”。之后,又有“检察官”登场,继续对小强施压,以“看看你的信用额度可以贷多少款证明信用没问题”为借口,用小强的信息强行在各个贷款平台贷款19.3万元,并悄无声息转走。之后,“检察官”还以保密为由要求小强删掉聊天记录和短信。

一直到几天后,小强才迷迷糊糊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被骗了,随即报了警。

诈骗手法解析

骗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以电话欠费、宽带违规、法院传票、邮包藏毒、信用卡被人冒用、强停医保卡、违规办理护照等为由,恐吓受害人身份泄露,涉嫌犯罪,需要事主自证清白,并模拟“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制作虚假通缉令,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或者在受害人电脑上植入木马程序,让在电脑上插入银行卡u盾,套取银行卡号码、密码、动态验证码,转走受害人账户内资金。

防范提示

一是谨记公检法之间的电话不能直接转接;二是公检法移交案件必须依照规定的法律程序,不是电话联系;三是通缉令不会直接发给个人。四是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五是资金交易“验证码”只能本人使用,千万不能提供给任何人。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旻
点击阅读更多【诈骗】新闻
弥勒市警方破获特大系列诈骗案 涉案金额达400余万元
佛山市南海区百余名老人陷“养生套路”被骗192万余元
西安灞桥警方破获跨省养老诈骗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
以“进店送礼品”为诱饵 收藏养老真有这么香?警惕骗局
废弃窑洞包装成高大上玉矿工程骗投资 男子诈骗4人400多万元
乡村小路下挖出50多万元赃款 西安雁塔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破获涉百万资金牦牛诈骗案
保定莲池警方抓获涉嫌诈骗潜逃16年犯罪嫌疑人
[下篇文章] 成都打造16辆科技工作者主题公交车 持续运行一个月
[上篇文章] 抢占五羊产业高地 生态大会聚焦数字化智能化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