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媒体评论:从“学院”到“大学”职业教育担子更重了
2019-06-13 14:08:43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近日,经教育部批准,全国首批15所职业教育学校更名,由“职业学院”正式升级为“职业大学”。名称变动后,相关职业教育学校也将转变成为本科层次学校,且升级后均保留了“职业”二字,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从学院到大学,看似一字之差,背后却别有深意。工业革命来临时,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成为产业工人;100多年前汽车出现在纽约街头,马车夫们纷纷升级成出租车司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人工智能时代亦不能例外。机器换人、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大幅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对产业工人提出了全新技能需求。

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技能满足生产需要的产业工人,是新时期、新格局下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由此看来,职业教育大学获批恰如其时。

众所周知,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基石,也是21世纪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因素之一。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所谓转型,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变过去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通过创新驱动、科技引领走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而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作为高端制造业的“标配”,如果没有技术工人队伍做支撑,只能是镜花水月。

曾几何时,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话语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家长们并不愿意送孩子进入职业教育学校学习,导致高呼拿钱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但究其根源,问题出在了我国传统上相对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当代版本,因为职业教育在出身上就低人一等。

因此,本次15所职业学校升级为大学就是从根本入手,破解这一难题。而这只是相关部门提升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吸引青年成长为技术人才的组合拳之一。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6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现代学徒制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等等。

扩充新时代技术工人队伍、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事关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惟其如此,才能在新时期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共同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共1页 1
来源 科技日报  |   作者 杨仑
点击阅读更多【职业教育】新闻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近七成新生超本科线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近七成新生超本科线
按下加速键!重庆迎来一所新高校,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质加速
按下加速键!重庆迎来一所新高校,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质加速
青海十年累计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近60亿元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青海十年累计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近60亿元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各地陆续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 还要迈过哪些坎
河南省第一届物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赛
河南省第一届物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赛
2023年广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产业学院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柳州召开:培养适用型人才
迪庆州新增一所高等职业学校:香格里拉职业学院
得益于产教融合,引企入校如何帮学生铺平就业路?
[下篇文章]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2019年留英学生行前准备会于成都举行
[上篇文章] 凉山州会理县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案件 4人被刑拘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