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秦巴山区脱贫攻坚干部群体:走遍巴山蜀水 这里风景最美
2019-11-12 23:23:27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曾经的巴山蜀水,因它的俊美为外人熟知;如今的巴山蜀水,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因为一群群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扶贫人的付出,将被这里的人们永远铭记。

“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3倍多,他却倒在了阵前”

8月13日,河南省内乡县板场乡文龙村村委会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拄着拐杖、坐着轮椅的贫困户来了;外出打工的村民请假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为扶贫好支书张绍庆送行。主持追悼会的乡党委书记李耀武说:“这是全乡最隆重的一次葬礼。”

张绍庆2002年当选为文龙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把因上访闻名的文龙早日建成产业明晰、民风淳朴的明星村,张绍庆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奋战。高负荷工作让他积劳成疾,2016年他就因心肌梗塞安了支架。

今年8月11日8点刚过,张绍庆来到贫困户张新会家。今年49岁的张新会是三级肢体残疾,父母分别患有偏瘫和听力残疾,前几天张绍庆连续往邻村几家石材厂跑,帮他联系工作岗位。得知一家工厂愿以月工资3000元以上录用且第二天就可上班时,张新会全家人乐坏了。而张绍庆这时突感胸口发闷,不断出虚汗。

30分钟后,载着张绍庆的车赶到医院;一小时后,医生回天无术,年仅54岁的张绍庆再也没有醒来……

92岁的贫困户李文献听到噩耗老泪纵横。李文献曾是张绍庆最挂念的贫困户,张绍庆经常鼓励他:争取成为咱村第一个百岁老人。李文献哽咽着说:“我就是活到200岁,有什么意义?文龙离不了他,乡亲们离不了他呀!”

驻村第一书记郭盈温说,张绍庆似乎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香菇是文龙的支柱产业,但因为缺资金没技术,大家只能望菇兴叹。张书记提出:贫困户和种植能手要在同一个大棚内共同种植,从技术管理到市场销售,结成捆绑式利益共同体。去年村里香菇种植量突破60万袋,村民们增收近200万元。三年来,全村33户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多。”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刘彤 王朋 冯大鹏
点击阅读更多【脱贫攻坚】新闻
广元:脱贫户与乡村富民产业良性循环 形成“一村一品”产业链条完善
广元:脱贫户与乡村富民产业良性循环 形成“一村一品”产业链条完善
“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活动走进凉山
凉山州昭觉县: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从“搬得出”到“过得好”
凉山州昭觉县:让易地扶贫搬迁户从“搬得出”到“过得好”
媒体访脱贫地标看新春年味
凉山州昭觉县民众喜迎脱贫后首个春节:搬出大山盼来年
凉山州昭觉县民众喜迎脱贫后首个春节:搬出大山盼来年
中央统战部定点扶贫贵州赫章县:三十年如一日 帮扶显成效
凉山昭觉县这个幼儿园 九成孩子普通话达标
南充市蓬安县:万亩蔬菜基地“卡尺种菜”产品走俏海外
[下篇文章] 今年双11营销伎俩忒多 弹窗广告、促销短信、直播带货
[上篇文章] 全长20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渐成“流动的市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