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开幕 传承千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放水大典、仿古祭祀仪式、民俗文化活动、清明商贸、投促、惠民活动……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春节的“2012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将于4月4日上午在都江堰市盛大启幕,届时,将有百余名驻华使节及民俗专家到现场观看放水节,也为助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打下坚实基础。
与往年不同,今年放水节开幕式的举办地点将移至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岷江主河道右上侧(杩槎搭建于百丈堤漂木小槽);主办方将用始自李冰时代的竹笼杩槎,用传承千年的古法截流将岷江百丈堤截断,原版再现放水节历史本来面貌;当代著名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将担任主祭,用祭文表达当代人文关怀和思古幽情。4月2日至5月12日,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期间,该市将开展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开幕式,民俗文化活动,清明商贸、投促、惠民活动、旅游活动,2012驻华使节“寻访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国际推荐的‘世界人文水利奇观’——中国都江堰“等系列主题活动。
从未中断的传奇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传承千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疏江亭上眺芳春,千古离堆迹未陈……为喜灌坛河润远,恩波德水又重新。”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是成都平原一项传承千年的民间习俗,每逢清明,都江堰市都要举行盛大的放水庆典仪式,纪念李冰父子,同时也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在川西民众的心中有着这样一种朴素的认知:正是因为有了清明放水节的开水灌溉,天府之国才有了千里清流,才有了万畴沃野,才有了春种的希望和秋收的喜悦,才有了田间地头的布谷啼鸣,才有了川西民众淳朴幸福的小日子,才有了对自然和农事的深情感恩。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放水节已成为川西坝子最隆重的节日,节日盛况尤胜春节。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寄托了后人对李冰父子和历代堰工滔滔如江水般的景仰与追思。从清明节砍断杩槎,流淌的第一滴水开始,都江堰之水一路浩荡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丰腴着沿江水草,滋润着干渴的牛羊,泽被着逐水而居的人民。集祭祀民俗、生产民俗、节庆民俗、集市贸易商业民俗等于一体,反映人类感恩和企盼丰收的清明放水节,就像衍生它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一样,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运用先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认识自然、融入自然的哲学思想,并由此形成和推动了川西平原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和生活观念,与青城山道教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相得益彰。其文化穿透力跨越千年,至今深刻地影响着川西平原芸芸众生的生产生活状态,形成了道文化顺应自然、和谐包容、乐观自在的人文精神……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