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讨会在武侯区成功举办 聚焦基础教育国际化武侯经验 探寻区域推进和学校实践新途径
周满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育国际化必须是双向交流,要及时、不断地总结经验。我们现在推进教育国际化必须是双向对等的,要使双方受益。我们要树立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搭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平台,在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要各个环节扎实落实,要不断总结经验,避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
尹后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国家督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的课程改革应该按照全球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去加以现代化和国际化,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改革改善我们的课程,满足学生更加丰富的学习经历的需要,从而增强他们适应现代社会的这种能力。
张民选(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过去30年是我们向世界引进的30年,未来我们要继续引进最新最好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经验、学问,但是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走出去,走到世界各国,当他们走到世界各国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他们需要国际装备,这是我们应该给他们的。
任友群(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育系统一定要想办法传承自己,发展自己,同时想办法要吸收外国其他国家的先进的东西,同时可能也要想办法争取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多地满足整个全球发展的需要,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到我们的教育系统来,乃至以后为我们的文明服务,这个都是国际化的应有之意。
张天劲(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目标,现代化国际化是发展大势,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面向世界的基础教育来承担重要使命。只有从国际教育和人才竞争的视角,审视当前基础教育,我们才能增强教育改革的紧迫感,找到转型发展的坐标;只有扩大开放,我们才能运用全球智慧和资源加快区域教育现代化,为群众打造国际化高品质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基础教育国际化必须在与本土文化融合中创新发展,努力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全球竞争能力和中国情怀的中国公民奠基。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