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全域通关一体化建设“水陆空”全覆盖昨起全省联通
省时省钱
累计减少企业运营成本2260余万元
去年6月28日,成都双流空港与综保区之间正式启用全域通关模式;今年6月20日,全域通关模式拓展至青白江铁路口岸;今年9月,全域通关模式在泸州港、宜宾港、遂宁、绵阳公路口岸试运行,到昨日实现四川省全区域联通。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通关模式不断扩大实施区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了改革“红利”。那么,实施全域通关一体化,究竟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好处?
“首先是节约了通关物流成本,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成都海关副关长倪藻称,自2012年8月以来,全域通关模式安全运行报关单17.2万票,累计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2260余万元,“还有许多节约的隐形成本和费用无法统计,例如企业的管理成本、人力成本等。”而且随着全域通关模式拓展,减少的企业通关物流成本数额还将更大。
据测算,实施全域通关模式后,减少了10多个通关环节,减少大约46%的通关手续;通关物流时间则减少3-5小时,部分企业则要减少3-6天;节约成本方面,由于减少了转关费用、场地滞留费用等,每减少一份转关单节约通关成本135-160元,每标箱货物要节约物流成本300-1000元。
其次,由于通关效率提升,可以缩短企业生产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相比传统通关模式,全域通关模式取消了转关、监管车载货登记本、人工施解关锁等10多项手续。过去由于要在两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出口货物通常必须在下午3点之前在综保区海关完成相关手续,否则就很难赶上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的航班。由于取消了转关环节,车辆可以随时刷卡进货站交货,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出口,为“成都造”“四川造”以最快的速度销往全球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企业赢得了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促进四川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国际物流通道,促进内陆口岸开放,推动口岸临港经济发展;推进四川进一步发挥‘两带一路’的纽带作用,促进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等。这些都是实施全域通关一体化带来的意义。”倪藻说。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