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成都市95%以上老人实现健康干预、慢病管理
在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有何预期?成都市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思路举措?如何扩大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覆盖面……截至去年年末,成都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235.82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9.85%,老龄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随着成都市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养老服务需求大量增加,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日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切。为进一步推动成都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昨日,成都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专题询问成都市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据悉,本次专题询问会议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二次专题询问。在专题询问会上,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各抒己见,为支持和督促政府提高成都市养老服务质量、推动成都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认真询问、建言献策;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等相关负责人就询问内容作出详实回答,表示预期到2020年成都市对老年人的健康干预、慢病管理将达95%以上,人均期望寿命将达80岁以上。
询问:在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成都市如何坚持政府主导?
设计养老制度 三项补贴制度进入测算阶段
市民政局: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政府要发挥好主导的作用。首先要保障基本,为成都市城区的 “三无”老人、农村的五保户打造农村综合敬老院,实现应保尽保,愿保即进;设计养老制度,对三项补贴制度即困难老人、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的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和高龄补贴目前正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做出测算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建立覆盖城乡的居民养老制度,在保基本的基础上实现人人享有普保;编制规划,发挥好规划的领导作用,力争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7.4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制定政策,近年在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出台了建设补贴、税费减免、水电气价格优惠、土地供给等相关政策;同时政府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加大财政性资金的投入,随着对民生关注度的进一步提升和制度的建立,财政的投入呈增长趋势。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