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侯区科技一条街升级转型打造“成都智慧CBD”
其实早在1993年至1996年,成都电脑市场在磨子桥萌芽,一些商家开始聚集磨子桥。此时销售的产品以办公用品为主,如打印机、传真机等。只有少数商家在卖电脑,此时的电脑主要是进口品牌机和兼容机,售价1万多的电脑对普通大众而言还是奢侈品。到1996、1997年,成都电脑市场有了雏形,成都电脑城、东华等专业卖场开始出现。
1998年,首届电脑节让成都享誉全球,曾亲历第一届电脑节的卖场老板和市民在接受采访时用“空前绝后”四个字来描述这次盛会。此次盛会从磨子桥到科华路的沿街全部摆上了电脑,十多万市民涌入,首次与电脑亲密接触,“万人千机学电脑”的壮观场面深深震撼了电脑节上的贵宾、时任Intel CEO的贝瑞特,这也为后来Intel成都建厂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次电脑节也成为中国IT业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让无数国内外厂商知道了成都,认识了磨子桥。
1999年,新一代卖场出现,1999年10月,知名IT连锁卖场百脑汇的成都店正式开业,将一种全新的专业的IT卖场业态和经营模式带到了成都,科技一条街沿街为市的局面随之逐渐改变,不少有实力的厂商纷纷搬进百脑汇。2000年新世纪电脑城开业,2001年位于跳伞塔的数码广场开业,2002年@世界开业……新一代的电脑城蓬勃发展,标志着更大规模的资本进入了成都IT市场。整个科技一条街也伴随着这些专业电脑卖场的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像数码广场这样的本土企业,也走向了全国,在昆明、重庆、上海等地开了分店。
2005年,“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周暨成都城市电子竞技精英赛”活动在科技一条街正式拉开序幕,该项活动是继成都国际电脑节之后成都IT业界又一盛会,开幕式同时还举行了“中国特色商业街”揭牌仪式。此后形成成都国际电脑节和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周交替举行的态势。2005年后,科技一条街上的产品更加丰富,数码相机、摄像机、MP3等数码产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都也成为西南IT产品集散地,不少本土厂商逐渐向省内二、三级城市和全国发展。
实际上,早在2011年前后,整个电子产品的生态已经发生了改变,科技一条街的“蛋糕”被电子商务逐渐夺取,加之同质化竞争加剧,不少商家开始撤出卖场,科技一条街的优势逐渐远去。

- 上篇文章: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成都封测厂在高新区(西区)投产
- 下篇文章:全国职业院校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在成都市开幕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