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德绵同城化1+1+1>3 首推区域交通一体化 规避“同质化”
话题2
在同城化带来集聚的影响力下,怎样考虑产业布局?
傅勇林: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成都平原城市群中有很多好的资源禀赋,各个城市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交互辉映,在文化、历史、地理资源等方面都有值得挖掘的资源。比如,三国文化故事就与这三个城市紧密相关,而不仅仅是成都的三国文化。
所以,各城市间应加强联手协作,进行主题旅游线路设计,对接丰富的文化资源,建立完善旅游的体制机制建设。举例来说,去年一年,进入成都的旅游人数为1.55亿人次,今年春节期间,成都的旅游收入将近50亿元,如果成都平原城市群统筹规划,设计更加精巧、便利的旅游线路,这1.55亿的入境旅游人数,将是对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的极大推动。
陈新有:同城化的背后实际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为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发展,我们正在探索成都的新都区、青白江区和德阳的广汉市的“边界试验区”建设。三地将共同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流域治理等领域加快创新实验,通过共建试验区取得同城共管的经验予以推广。众所周知,这个区域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借助成都的“北改”工程,我们希望抓住机遇,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上有突破。当前正就试验区的范围、产业规划、人口分布等工作推进,争取今年内有较为明确的方案。
除此之外,还采取共建产业园的方式,比如在德阳的中江县,与成都共建“成德产业园”,在罗江县金山镇的工业园区,距离绵阳南出站口仅5公里。
林书成:成德绵产业带是国内很成熟的工业发展带,我们在规划产业园区时,自然就往这个带上布置,理由就是为了有效地融入成都经济区。最近绵阳规划的面积100平方公里科技城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区,论证时很理性地选择往成都方向推进20公里,现在产业园区距离成都只有70公里。成德绵大道进入绵阳境内后改名科技城大道,产业园从核心区一直延至绵阳高新区、安县、涪城区、游仙区,形成一条有效连通的产业带。
我们规划的物流产业园区,也紧靠德阳金山镇,位于成德绵产业发展带上,这是个必然选择,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利用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优势。将来物流园区的辐射范围将覆盖整个成都区域,推动资源共享。绵阳火车站到南郊机场只需七八分钟,将来与快铁联动,乘飞机到绵阳后,搭乘快铁前往成都仅需半小时,推动“绵阳机场成为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共用机场’”。


- 上篇文章:何俊明:川商要抱团发展 共谋转型升级
- 下篇文章:成华区开建人民塘路 熊猫大道直通建设北路北延线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