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工商局“网渔式”监管促进企业诚信 激发市场活力
“A+B”网格监管
互相配合查漏补遗
一种新的工作方法要全面顺利实施开展,除了要有清晰的理论系统和工作模式外,更需要工作人员在思想理念、主观能动性上进行转变。
网渔式监管办法在金牛区实施后,结合辖区实际,着力在“撒网式”监管机制,构建科学的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和“拉网式”排查快速处理机制,构建完善的预警反应、应急处置体系上积极探索,一方面进一步健全五块石、抚琴两个试点工商所的网格责任区,严格落实责任人,指导其运用该机制开展市场监管工作,实现监管区域的无缝链接、全面管控;另一方面,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全局的市场监管工作中,指导其余7个工商所运用该“工作法”强化监管,有效地提升了市场监管效能。
事实上,人际交往中的“审美疲劳”现象,在实际的网格化监管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个一线监管工作人员对所管辖的片区太为熟悉,反而一些有问题的地方却不容易看到。让两名监管人担任A、B角,用互相配合的方式检查对方的网格片区,反而能看到平时不能发现的问题。”新的网渔式监管工作法中,针对这种“监管疲劳”的现象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法——通过在日常监管中全面实施“A+B网格监管与监管执法队责任区监管”协同运作的工作模式,建立起工商所辖区监管、监管执法队责任区监管和监管人员网格监管三级责任分工与工作联动机制。按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时段、持照情况等多个方面科学地确定监管的重点、标准和频次,实施“近距离监管”或“零距离监管”,防止市场主体发生违法行为或将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运用行政指导、预先警示、责令整改、行政处罚、行政抄告等措施对发现的一般问题进行处置。这种如同“照镜子”似的协作监管方式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地进行了查漏补遗。
针对辖区实际,五块石工商所的监管工作人员还有一套“自选动作”,通过“工商监管、市场监督、协会引导”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使工商所、市场开办方、个体劳动者协会互相协作,加强沟通、达到互补;在行政执法工作中,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达到“处罚一户,影响一片,规范一个行业”的效果。联系当地街道办事处,对辖区老旧居民院落中的流动摊户长期缺乏监管的问题,采用社区摸底,居民投票定点,商定公约,工商所备案的方法,让院落里的经营户符合法律、法规和市场的标准。学会“网”的同时,大家在工作中更学会了如何“渔”。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