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届“四川文学奖” 马平:文学川军,雄起!
我们沉溺于现场直播的画面,沉溺于第一时间的声音,已经太久。生活在这样一个无限制的媒体战时代,我们似乎正在失去对文字的耐心,也正在失去对文字的信任。这可能就需要写作者与读者之间达成一个契约,相信我,这是真的。这样一来,别人就要对你写的东西进行核实,写作的力量也会由此产生。
置身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似乎急于要打开一个真实的世界。“非”,成了我们手上的一把钥匙。
“非虚构”散文,无疑是“非虚构”写作中分量最重的,它不但葆有了传统散文的话语方式,又拓宽了散文的域度与深度。它彰显的“在场”的精神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强化,这恰恰是以往那些抒情或叙事散文难以单向度达到的。在这一意义上说,在场、真实记录、文学文本、跨文体,构成了它的四大特征。当下将这类作品划入“报告文学”之中,这就有了诸多困扰。比如一段民国历史,一群民国人物,哪怕真实得如同照相,也是与“报告”没有关系的。如果不细致梳理这个问题,今后会有更多的好作品在体裁划分上陷入两可也就是两难的境地。
记:四川作家在“非虚构”上将会有什么作为,能做个预测吗?
马:四川作家种下了“非虚构”的漂亮的树,已蔚然成林。四川有着某种“非虚构”的优势,比如一个李庄,已成就了几部好作品。再比如,七年前那一场大地震,无论是群体口述还是个人记忆,都给四川作家预留了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幸存的人们需要再生,“非虚构”的文字将为我们铺设新的生命之路。巴蜀大地前程似锦,这更是“非虚构”的幸运。
四川文学也正面向一个很好的未来,这也绝对是“非虚构”的。让我们一起来响应邹瑾那个有底气、有力量、有情怀、有担当的呼唤:文学川军,雄起!
[相关:文学]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蒋蓝]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