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成华特校)为特殊孩子打开另一扇窗
为帮助特殊少年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学校开展了《高年级中重度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转衔的实践研究》,创造性地在课程中进行“岗位竞聘的情景体验”和“角色体验的社会实践”。老师创设了竞聘会,学生竞聘→学生工作、教师考核→计算工资、领取工资→ 外出消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目前该课题成效显著,被列为成都市重点课题和教育部子课题。
求索教育方向 点亮心灯实现梦想
清晨8∶45,早操铃声准时响起。60多个孩子撒欢儿般跑向操场,简单列队后,便跟着最前头的老师一起做广播操。突然,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冲出队伍,在一旁飞快地转起圈来。一个老师见状立刻跑了过去拉住他,轻声说些什么,然后蹲下身子帮孩子系好鞋带……在学校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这里的孩子是有些不一样的,他们一天一天地长大,却连吃饭、走路、说话、与人相处等都很困难。“今后我的孩子怎么办,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家长急切地询问,期盼的眼神震撼着老师。
面对神情沮丧的家长,智(能)力低下的特殊孩子,学校不停追问思索: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怎样培养孩子?在碰撞探讨中,老师们希望能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地生活”的美好愿望。一方面学校积极向社会宣传尊重关爱特殊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康复环境,让他们幸福快乐有尊严地成长;另一方面积极教育引导特殊孩子顽强自信、自立自强、持续发展,用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能力赢得他人的尊重,最终达成让特殊孩子“学会生活、健康阳光、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学会生活就是让每一个特殊孩子学会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观念意识、行为品质和技能本领;健康阳光就是让每一特殊孩子保护、锻炼、培育好自己身体,铸就特殊孩子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态和阳光的心理,正确地认识和面对人生;“学会生活”与“健康阳光”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学校力争让每一个特殊孩子步入社会后,都具有自立自强的生存能力与健康阳光的身心素质,适应社会、求得生存与不断发展。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