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青城山画缘

2015-02-01 13:48:10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1943年7月,徐悲鸿带领中国美术学院的全体研究员,一起去青城山写生。女秘书廖静文也一起去,蒋碧薇因此十分不甘,于是托人带话给徐悲鸿,要他将两个孩子也带去。他们的儿子徐伯阳回忆:“到了山上,我和妹妹,跟着父亲还有廖小姐住在天师洞,其他人住在上清观和其他的洞中。那些正副研究员们安排好住处后,即各人背了画箱、画架、画布到山上去画写生,父亲就留在洞中画画,我和妹妹就到山上去玩……”

徐悲鸿来青城山小住一月有余,才思喷发,不可遏制。他们饱览青城山色,主峰老霄顶岩脚的朝阳洞,深广数丈,可容百人,传为宁封丈人栖息处。清人黄云鸽曾在此结茅而居,并撰联曰:“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徐悲鸿在此撰联:“空洞亲迎光照耀,苍崖时有凤来仪”。 在青城山的天师洞道观,徐悲鸿的居室布满了他的画,外人几乎难以插足。他激情难抑,《国殇》《山鬼》《湘夫人》《云中君》《孔子讲学》等国画与《大银杏树》《青城道中》等油画,就在这古木参天的幽静之山诞生,他还画了《紫气东来》《奔马图》《如见道心》等送给热情接待的青城山道士易心莹等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悲鸿在青城山的两幅气氛截然不同的人物画,都取材于屈原的《九歌》。一幅是幽静山谷中孤独的山鬼,另一幅是短兵相接、激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不论《山鬼》还是《国殇》,画家的悲愤之情皆溢于画外,同祖国的脉搏息息相通。《山鬼》画作,徐悲鸿主要突出对山林女神优美形象和内在心理活动的描绘,表现山鬼的幽怨情态。画面清新、明朗、亮丽。山鬼骑着赤豹出现,披着薜荔,带着女罗,隐约透视出心中的失落和忧怨。这也是现代画家第一次绘制“骑豹”意象图。

廖静文女士2013年回忆起当年与徐先生在四川生活的点滴:“悲鸿为我画过许多画。这次在成都展出的油画《读》,还有一幅素描头像,都是他以我为模特画的。也是我们在四川生活时,他精心创作的。只要是我喜欢的,悲鸿就会立刻在画上题字,送给我。”

本文共3页 123
[相关:青城山]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蒋兮湄]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