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寻“红色”遗迹 80年前的旧木桶 装满了长征中的“邛崃往事”
80年前,邛崃原油榨乡13大队的刘代春是位猪肉商贩,每逢油榨乡和附近的火井、高何等乡镇场期,他都要赶场去卖猪肉。
1935年11月到1936年2月期间,红军的司务长每到场期,总要去刘代春的肉摊买猪肉。刘代春不愿收红军的钱,但司务长却坚持要按市价支付给刘代春。司务长前前后后在刘代春的摊位上买了约300斤的猪肉,由于当时红军使用的是边区布币,几次下来,一共给了刘代春几千元布币。
司务长对刘代春说,等革命成功了,你拿着布币,找当地政府兑换成到时候发行的钱。然而刘代春眼见革命成功新中国成立,却一直舍不得把布币换出去。
在红军北上离开邛崃后,刘代春把布币小心翼翼地包好,夹在《三字经》里,藏到自家房梁上,这才避免了布币被敌人搜走。几十年中,布币虽然泛黄,却丝毫未损。
1981年,刘代春已是80多岁高龄。他怕后人保管不善把布币损坏,这才找到了当地政府,要捐出全部的布币。政府收到这些珍贵的布币后,依照当年红军的承诺,给他兑换了300元钱。这在上世纪80年代,已是不小的金额。
如今,刘代春早已过世。但这珍贵的布币却成为了文物,保存在邛崃市文物管理局。它带领前来参观的人回到80年前的岁月,重现红军与群众之间的感人深情。
木桶
1935年6月,老红军王能益战斗中负伤,被送到桃坪羌寨的村民余志坤家中养伤。在余家人悉心照顾下,王能益伤势逐渐好转,便每天拎着木桶帮余家打水。王能益归队后,余家一直保留着他当年打水用过的藏式木桶。
[相关:长征]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王垚]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