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今夏臭氧区域性连片污染 成都德阳资阳需重点防控
治理臭氧联防联控 减排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少量臭氧可提神醒脑,但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臭氧下,会损害中枢神经,引发呼吸道疾病等。如何治理臭氧污染?参会专家表示,臭氧污染是大气治理新挑战,治理难度远大于PM2.5,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可以明确的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是臭氧生成的前体物,也是主要控制对象。”
臭氧为何更难治理?据罗彬介绍,PM10和PM2.5都有大量的直接排放,可通过控制扬尘、禁烧秸秆、禁燃鞭炮等直接排放控制措施进行治理。但臭氧是通过光照二次生成的污染物,一次排放控制不能达到治理目的,更讲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控制。
去年以来,四川省氮氧化物浓度实现了7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达12%,今年又降10%左右。既然氮氧化物下降趋势明显,为何臭氧浓度今年不降反升?对此罗彬分析,除空气改善的滞后效应外,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四川省的挥发性有机物还未能得到有效减排,拉高了臭氧浓度。他说,大气十条提出了要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环保部“十三五”还将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具体控制指标。此外,臭氧浓度的增高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转型有直接关系,应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相关:空气质量]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刘宇男]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