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城市环境管理科学研究院嗅辨师 用鼻子给空气挑刺
分格坐好的6名嗅辨师从判定师手中接过一组无臭袋,打开无臭袋瓶塞,一手扶住通气管对准鼻子,一手轻轻挤压袋子,3个袋子都嗅辨完毕后,嗅辨师向判定师说出含有臭气的袋子编号,判定师在实验记录表上及时做好记录,等6名嗅辨师分别嗅辨完毕后,进入下一个稀释倍数,同一被测气体的数轮实验结束后,判定师对结果汇总,根据检测标准规定的公式,计算出样品的臭气浓度。记者了解到,由于嗅辨工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容易引起嗅辨师过度疲劳而影响嗅觉,“一般来说,每嗅辨一个小时需要休息20分钟左右。”
有人表示不解,现在仪器那么多,为何还需要靠人的鼻子来闻臭气呢?据成都市城市环境管理科学研究院环卫监测所杜副所长介绍,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由于恶臭气体一般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普通仪器只能对单一气体比较敏感,而对于混合气体,它们就不“感冒”,这个时候就需要人的鼻子来“明察秋毫”。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臭气浓度检测方法为“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所以我们需要嗅辨师。
“我们根据标准公式计算分析得出臭气浓度数据,最终形成报告,并在检测报告上盖CMA计量认证的标识。”据介绍,这意味着,报告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能为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根据这些数据,发现哪家企业、哪些市政环卫设施有问题,有关人员就会去查找污染源,并进行整治,实现监测与管理的有效联动,把恶臭污染降到最低。
[相关:空气质量]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李霞]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