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卖私房菜月赚几千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微商未办证

2016-11-07 10:37:14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挑战网上售卖私房菜,监管成难题

近年,在朋友圈兴起“熟人经济”,让大大小小的“微商”从卖面膜衣服,到现在售卖各类的新鲜食品,各种视频直播种类繁多,自制凉拌菜、卤猪蹄、纯手工制作的烘焙饼干、姜汤面等一应俱全。甚至,有些盒饭商家选择使用社交平台来进行运作。可以夸张地说,如今的朋友圈经济能够让网民吃到的很多地方特色食品,可见这样的“熟人经济”不容小觑。

然而,不同于专业的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外卖平台、品牌线上销售平台等),自制私房菜一方面往往多出现于诸如微信、微博类的社交平台,另一方面,网络自制食品不断地畅销,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不仅如此,如今在社交平台上购买的食品按法理上是得不到相关保障的,卖家可能随时删号走人消失不见。

目前,针对网络销售自制食品问题,暂无明确监管部门。工商部门负责对外经营商户的监管工作,但是家庭经营不在他们的管理范畴之内;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稽查的是有实体门店的餐饮单位,但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虚拟店家并不在列;质检也只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已取得许可证的经营者进行监管。因此,这类网络私房菜都还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

虽然,全新出台的《成都市网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经营执照,否则将面临罚款。但是,由于私房菜在社交平台上售卖,增加了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互联网的兴起事实上是一种颠覆,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这对我们监管工作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成都市食药监生产流通处李处长说。

举措如果出现问题,经举报坚决查处

“微信上售卖东西的商家简单来说可以归结成‘小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李处长说,事实上,本次《办法》的出台,是对市场上主流的电商销售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他们进行规范、引导,逐步落实食品管理监督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但是对于存在于类似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食品售卖现象来讲,监管执法目前的确存在难点,虽然如今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四川省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不过这不代表监管部门不去管理。“对于他们,监管部门会逐渐地引导、规范进行登记备案,对于出现问题的商户,一旦接到举报坚决查处。”李处长说。

本文共4页 1234
[相关:食品安全] [来源:天府早报] [作者:张福超]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