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人的雅聚 中唐以后饮茶风盛 “茶话会”古今谈
茶宴与酒宴,虽自古通行,由来已久,然而当今款待宾客,多以酒宴。其实,并非只有佳肴美酒的筵府,才能显示待客的热忱,淡雅脱俗,不沾“油腻”的茶宴,更能表达亲友间的深情厚谊,一如宋代方岳《入局》诗写道:“茶话略无尘七杂,荷香剩有水风兼”。茶宴从礼俗、经济、健康等方面而论均在酒宴之上,既有俭德精神,又合养生之道,待客交谊之功非但不减,反而具有高雅情趣,收效更好,而且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很值得大力提倡推广。茶话即饮茶清谈,一杯清茶,可以修身养性,可以广结善缘,成为各阶层人士进行互相谈心、表示情谊、交流感情的传统形式。
如今,人们为了廉洁自律,为了文明社交,也为了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茶会友,这种“雅而不俗,俭而不吝”的社交形式,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会对今天的社会风气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茶性与茶德
自古以来,茶宴之道,追求的就是清新脱俗,淡雅逸趣,因此,办置茶宴应本着节俭、雅致的精神,是与“茶圣”陆羽所推崇的茶文化精髓相吻合的。陆羽在说“茶性俭”(《茶经·五之煮》),又说:“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一之源》),一方面说明“内敛淡泊”是茶的特性,一方面强调“精行俭德”的人最适合饮茶,或者毋宁说具备这种品行的人是最有资格饮茶的人。“精行俭德”一般解释为“精诚专一的操行,端正简朴的品德”,但学者也有不同的见解。茶文化研究专家关剑平在《茶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提出“俭字本意即为约束、限制、节制”,深刻而准确地诠释了陆羽提出的“俭德”二字的含义,这种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和觉悟的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能够自律的人,而朴素的俭和自律的俭这两个方面都是陆羽要提倡的。学者缪元朗在《“精行俭德”新解》一文中阐述了同样的认识,他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中具有俭朴、节俭、勤俭的美德,其本身就是一种自律的结果,而自律的品德则不仅限于俭朴、节俭、勤俭。这样理解,陆羽的意思就是,作为饮料的茶,最适合于专一践行自律品德的人。”这样的解释也很通达简洁。当然,陆羽说“最宜”,并不是说只有专一践行自律品德的人才能喝,而是大家都可以喝,仅是某些人最适合而已,他把普通的饮茶上升到精神品格的高度,丰富和升华了喝茶的意义。
茶为国饮,以茶养廉,乃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构想。愿每个人在一杯清茶中喝出自己的人生滋味,也喝出淡泊醇厚的古风。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