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奇:渐行渐远的城市水井 记录那些远去的成都水井

2016-06-13 16:21:52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中国南北各地也都发现有技术成熟的古水井遗迹。中原地区最古老的水井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在河南汤阴、洛阳、汝州、郾城等地都有发现,其中以汤阴白营的古水井遗迹年代最悠久,距今4700多年。该水井“井口距地表2.65米。形状呈正方圆角,井口分两层,大井口南北长5.8米,东西宽5.6米。东边有两级台阶,向下0.55米为小井口,南北长3.8米,东西长3.6米。井壁上部向外倾斜,口大底小。关键是井壁用小圆木自下而上层层垒砌,从井口向下看,俨然就是汉语中的“井”字。可见,这是一口技术十分成熟的水井。不过这还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水井,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古老的水井在杭州湾余姚地区的河姆渡遗址中。1973年被发掘出的这口古水井,已有近6000年历史,是一口边长2米的方形水井,深1.35米,200多根小圆木组成的榫卯结构支撑着井壁。我国从北到南,古水井都是木结构的方形井,说明“井”字的出现正源自于水井的创造。

与西方相比,中国发现的古水井似乎时间稍晚,但技术却成熟许多。这不仅从遗迹中可以看出,古代典籍描述中也能找到依据。《山海经·海内西经》……关于水井的发明人,一说是黄帝。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世本》又云:黄帝正名百物,始穿井。《周书》亦曰:黄帝作井。”另一说是炎帝。《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荆州记》云:“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九井动。” 典籍中的种种记载,表明水井的发明不是一人一时一地之功,而是一个相对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华夏水井文化;同时也表明,至少在黄帝时代,“凿井而饮”已是中华先民普遍掌握的一项生存技术了。

画像砖上的取水图 

井中崛起的古蜀王朝

古代成都不是缺水的地区,但依然有丰富的水井文化。成都的水井历史或许不及中原悠久,却独具特色。首先结构上不是“井”字形而普遍是圆形,与方形水井相较,井壁不易垮塌;其次古蜀人很早就懂得使用陶制井甃过滤,从而使井水更清澈,金沙古井就是例证。 

本文共4页 1234
[相关:张义奇]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张义奇]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