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老照片与历史文化 重生与沦落:从贡院到扯谎坝
致公堂前,鳞次栉比排列数千个号舍。号舍又称考棚,是宽三尺、深四尺、高六尺的小房间。在考试的三天里,考生白天考试,晚上睡觉,吃喝拉撒全部在此。号舍两侧墙壁,分别建有上下两道砖托。白天,给上面的砖托搁上一张木板,就成了书桌;下面砖托上搁木板,作为椅子。夜间,把上砖托的木板放到下面来,则可拼成一张床。
从康熙年间到同治年间,经历次增修,四川贡院的号舍达13935间。同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科举考场、江南贡院的20644间相比,差距不太大。
巷战:城头变换大王旗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诏准自次年始全国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地开始兴办新式学堂。随着科举制度废止,贡院的历史也走到尽头。成片的木板号舍被拆除得干干净净,保留下来的房间,被四川通省优级师范学堂、绅班法政学堂、中等工业学堂、游学预备学校等新式学堂用作讲堂、校舍。
贡院不存在了,但其承担教育的功能却被保留下来。可以说,整个清代,明皇城遗址都是成都乃至四川文脉之所在。
号舍拆除后,龙门、明远楼和致公堂之间,露出一大片青砖铺地的空坝子。龙门和明远楼之间的坝子又扁又长,而明远楼和致公堂之间的坝子则是四四方方。
民国时第二次成都巷战时的皇城。辕门外岗亭旁可见石条垒砌的防御工事。背后的石牌坊上刻着“为国求贤”,再后的门上悬挂着“四川督军署”牌子
西德尼·戴维·甘博 摄
波澜壮阔的保路运动期间,皇城坝成为重大政治事件的集会场合。1911年11月27日(辛亥年十月初七),四川大汉军政府的成立典礼就在致公堂举行,保路运动领袖、立宪派人士蒲殿俊,陆军第十七镇统制(师长)朱庆澜分别出任正副都督;27岁的陆军小学堂总办尹昌衡出任军政部长。
大汉四川军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清朝廷在四川统治的崩溃,但是前清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为首的残余力量仍在暗中策划,试图召边军入城夺权。军政府成立不过11天,巡防军即在阅操时发生兵变,驱逐正副都督,沿街放火劫掠。





- 上篇文章:都江堰一租客利用提存公证巧妙避免“被违约”
- 下篇文章:最美成都 蜀戏走天下川剧快闪秀亮相美国洛杉矶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