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照片:水井中的成都历史

2016-06-20 15:40:23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成都城中另一口与现代文学密切相关的是正通顺街上的双眼井。它是巴金的井。巴金1923年离开故乡后,原来的“家”分崩离析了,家所在的公馆也历经沧桑不复存在,唯有这口双眼井保留下来。1987年秋天,年迈的巴老最后一次回成都,在寻访故居踪迹时,一看到双眼井就激动地说:“只要看到双眼井,我就能找到儿时的足迹。”

巴金以巨大的文学成就为成都赢得了无上荣光,也赋予了故乡这口普通的水井丰富的文化意义。

好茶好酒源于好井水

水井在城市中虽然早已丧失了实用功能,但它们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嵌入了历史的记忆;绝大多数水井尽管消逝了,然而它们的名字却永留在城市的版图上,给城市烙下了深厚的印痕。

街道是水井留下的最明显烙印。成都市区以水井命名的街巷信手就可拈出好几条:诸葛井街(又名东锦江街)、铁箍井街、水井街、水井巷、铜井巷、大井巷、井巷子等,武侯祠大街旁有名的“耍都”以前叫凉水井街;还有一些街巷虽不带井字,却是因井而得名,如玉泉街、上水巷等。历史最悠久的则是西月城南端的石笋街,唐朝时此街上还有两个古蜀留下的大石遗迹,人称石笋。传说石笋下有海眼,实则就是水井。杜甫曾写有《石笋行》一诗:“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

井水的甘洌还以饮食的美滋美味保留在成都人的舌尖上。首先井水作为“饮”,是泡茶的好水。成都人泡茶一般不用城里的井水,按李劼人先生说,井水含卤太重,泡茶水面上会起一层蒙子,所以早先的普通茶铺都以“河水香茶”招徕茶客。但靠近锦江沿岸的水井却是例外,用其水泡茶就属于上等好水。上世纪30年代成都城内一些高档茶园,诸如饮涛、鹤鸣、漱泉等都要以薛涛井水作为泡茶的专用水。其次,井水之于“饮”的另一贡献是创造了成都美酒。文君井水不只是涤器,也是煮酒用的好水。唐代成都的名酒“锦江春”,乃是用玉女津的井水酿成;当今闻名全国的“水井坊”,与井水的关系更是密切,它的源头就在水井街的白酒烧坊。水井街众多的水井不仅是为防火而凿,更是因酿酒而生。其三,消失的名小吃“铜井巷素面”也得益于铜井巷的井水。成都水井为饮食文化贡献了甘美的玉液琼浆。

本文共4页 1234
[相关:老照片]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张义奇​/文 刘乾坤/摄]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