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成都记忆 红房子里趣事多
国庆观礼 近水楼台
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东城根街,堪称成都市的主干道,长且直,宽而平,两旁及周边地域既有省市机关和重要单位,又有众多市民百姓,人气颇旺,且毗邻人民南路广场,它作为国庆游行的通道,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兼备。位于东城根街的胜楼自然跟着沾光,成了国庆游行的最佳“观礼台”。
那时,进入9月中下旬,东城根街便一改往日的素颜,扮上了靓丽的浓妆:沿线各单位的门前,或搭彩坊插彩旗,或挂灯笼缀灯饰,有的还系上一串串红彤彤的大气球。我家居住的胜楼,临街墙上也钉上了由竹篾压模板制成的标语牌,白漆底红漆字,十分醒目。那段日子,我和一帮小伙伴整天都处于亢奋和期待之中,常常在课余或晚饭后邀邀约约到广场溜达,兴高采烈地感受渐浓渐烈的节日气氛。
9月30日国庆前夜,华灯初上,平日里清静的东城根街便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熙熙攘攘走过路过,说着笑着,汇聚到广场,观赏节日夜景;街头电线杆上挂的高音喇叭不断播放着欢快的乐曲;各单位门前或灯笼高照,或灯饰闪耀;商店餐馆也推迟了关门时间,灯火通明……去广场观灯赏景成为我和弟弟每年国庆前夜的保留项目。然而,当我俩意犹未尽地回到家里,却总是在父母的严督下,被迫按捺住极度的兴奋,上床就寝。常常好不容易进入梦乡,又很快被窗外的喧哗闹醒。原来,为便于进入广场参加集会和游行的队伍通行,派出所和居委会按惯例会在凌晨时分用长绳将与东城根街相交的各条小街巷拦阻,实施“戒严”,在10月1日国庆游行未结束前,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执勤人员的谈笑声在夜里格外清晰,我本兴奋难眠,这下更睡不着。此时已有早行的队伍开始走过东城根街,向广场进发,鼓声乐声人声,声声入耳,令我心慌意乱,辗转卧榻,在黑暗中睁大眼睛,企盼着东方红,太阳升……
[相关:成都历史文化]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温月]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首本历史文化故事学生读物《我的成都》发布

洋玩意儿五光十色 成都人接触到许多“洋派”
皇城的王气随风而逝 成都恢复名都风貌

上世纪初四川邮政业肇始:有一天只卖出一分钱邮票

实业街区域考古成果亮眼 再证成都城市2000多年没有位移

80后小伙袁辰恺为成都设计“老建筑游”讲背后的故事
姚锡伦:君平街44号车行
“蜀郡”“成都”铁锸 成都铁器外销的证明
- 上篇文章:成都上周末秋意浓浓 这周气温将略有回升
- 下篇文章:成都成为全国9个开展专利保险示范的地区和单位之一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