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派古琴国内独树一帜 张勇:斫琴记
记:你对古琴还有哪些个人化的新发现?
张:我和父亲为维修一张损坏了的明代古琴“漱玉”,曾小心翼翼地拆开过。只有弄清传世古琴的内部结构才可能发现秘密。多年前我在机场过安检,发现古琴在X光透视下,不但可以看到外形,且可看清内在全部结构,包括灰胶、纹理、裂缝、厚薄……这几乎是轰然一击,我觉得找到方法了。后来我们开始用X光机打印出传世古琴以及一些当代人制作的名琴透视片,细心地进行揣摩分析。我当时年少气盛,在网上撰文指出一些名家的“天价琴”,其实有很多不足之处……直到2005年,故宫博物院才出版了一部故宫名琴的CT扫描图像谱。
听木
记:唐朝的专业斫琴家以雷、郭、张、沈四家最为有名,其中又以雷、张两家最为突出。雷氏出于四川,有三代9位斫琴大家,号称“蜀中九雷”,个中又以雷威成就最大,北宋宣和内府中名列第一的“春雷”,即雷威所制。
张:斫琴用材雷氏有独特之处,所谓“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雷中独往峨眉,酣饮著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绵悠扬者伐之,斫以为琴,妙过于桐。”峨眉松,指的就是杉木。使用杉木斫琴是雷氏特点。南宋《琴苑要录·斫琴记》记载:“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在我看来,杉木并非制作古琴最理想之选,它密度大,太硬,气孔稀少,留不住声音。这就是民间所谓雷琴可发激越之声的道理。
记:你斫琴主要使用什么木材?
张:现在一些人做古琴竟使用花梨木、紫檀木、楠木甚至乌木,这些木头沉重,看起来很光鲜,但硬度大气孔小,根本留不住声音,更无法企及“棉裹铁”那样的钟玉之声。这不是乱弹琴嘛!我一直采用四川的青桐、柏木、香杉木,新旧均有。一次,成都一座老庙宇拆除,有上千根明代的木梁处理,多为香柏木,我以“捐功德”方式全部换了回来。
[相关:蜀派古琴]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蒋蓝]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