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派古琴国内独树一帜 张勇:斫琴记

2016-09-06 10:32:41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记:你用灰胶方面有独门绝技……

张:父亲那一代人为古琴上漆用的是化学漆。古法是采用梅花鹿粉角与生漆调和,经久不坏。古语“千年琴、百年筝”可以佐证。以前农村人扁担挑断了就采用土漆黏合,外缠几层夏布,扁担再断也不会从黏合处断开,由此可见生漆的黏力。我在老家种了一些生漆树,亲手熬制过。我采用四川的生漆加入瓦灰,现在最好的生漆500元一斤,纯白色,一张琴上漆几十遍,就渐渐变黑。由于生漆具有透性,几年后,古琴会自然呈现出木头的纹理,那才是大美。

记:斫琴决定了你的耳朵能辨微声。

张:斫琴最复杂的环节是调音。古琴尚未刮灰前,要对琴板中空的音箱进行调试,这就需要一双好耳朵。我爸和弟弟负责做琴,我负责调琴,琴好不好就看音准不准。除了弹琴者的技艺与心法,我能辨听他的琴发出的声音里,尤其是木质厚薄、裂纹的变异情况。这种“听木”的功夫,几句话说不清楚。会弹琴者,琴的音色会越来越好。凡我卖出的琴,使用坏了我包修。有时我听完对方弹奏,就告诉他这琴无法修复,只能换一张。这如同一个人病入膏肓,元气涣散,六神无主,如何医治?

蜀琴

记:目前学古琴者很多,斫琴界情况如何?

张:手工制作古琴程序颇复杂。做一把古琴,至少要3个半月至4个月时间。制作古琴有干燥、划板、磨平、安装冠角等附件,再打磨光滑、调音、刮灰上漆、安装音位、再打磨、再上琴弦等,差不多90道工序,除借助电锯外,全是手工制作,其中以刮灰最难,要耗费一个半月。这道工序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古琴保存的时间,也影响后面的上漆。

记:这是一般古琴的制作程序,你的“百衲琴”呢?

张:百衲琴的创始史称在唐代,有出自雷威和李勉两种说法。用漆筩及合律的桐木块胶合成材斫琴之说,较为可信。我反复研究,开始采用真正的百衲工艺,不同纹理的木头由于纹理走向不同,要把共振点释放出来,以其绝妙音声证实用多块材料黏合琴面的玄秘,并非古人臆造。这样的百衲琴声音松透,韵味悠长,是我的代表作品,也是售价最高的。

本文共7页 1234567
[相关:蜀派古琴]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蒋蓝]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