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东方周刊》全国两会特别报道首篇聚焦成都
城市开放
融入“一带一路”行动
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
打破“西部宿命”,突破盆地桎梏,成都有自己的开放之道。在《瞭望东方周刊》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作为不沿江、不靠海、不沿边的典型内陆城市,成都如今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前哨”。这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密不可分。
诚然如此,当前,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正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和融入“一带一路”行动,推动全方位开放合作。
在成都的“开放”谋划中,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自贸区和实施“蓉欧+”战略是重要抓手,明确自贸区重在探索内陆地区畅通国际贸易的新机制,打造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内陆自贸区;实施“蓉欧+”战略,要构建“两港三网一枢纽”立体式国际化物流体系,加快建设成都国际空港和国际铁路港,拓展国际国内陆上物流网、空中物流网和空中人流网,打造“服务西部、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国际物流枢纽。同时,加快建设中韩、中德、中法以及中古、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打造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产业创新合作的示范标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连日来,助力成都开放的“喜讯”接踵而至——2月28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成都-重庆为全国四个将重点打造的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这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3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正式批复设立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是继郑州航空港、青岛、重庆、广州、上海虹桥后第六个获批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都市新增一国家级重大开发开放平台……相信,抢抓历史机遇,实施高水平双向开放的成都,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越来越大的国际舞台。
[相关:国家中心城市]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徐璨] [编辑:成都热线
]

王新峰:成都彰显中国城市的魅力宜居形象
德国顶级工业企业助力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半月谈》刊发长篇通讯:成都,是个什么样的“都” ?
成都:现代产业支撑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电视知识竞赛活动总决赛举行
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投资说明会在成都举行
成都开展大规模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训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必然需要高水平互联互通
- 上篇文章:德阳经开区全力助推成德产业同城
- 下篇文章:成都高新区“雷锋日”的活动义诊最受老年人欢迎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